民间生活的写照——剪纸艺术
虞赛玉 2013.03.2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剪纸的表现内容、分类、基本技法,能够独立设计一张以动物或植物形象为主的十折或十二折团花剪纸。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讲解、观察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剪纸的设计与表现技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体味民间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剪纸的设计与表现技法。
难点:体味民间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运用阴刻、阳刻或混合刻技法设计一张以动物或植物形象为主的十折团花剪纸。
三、教学准备:
①生:蜡光纸、剪刀、自制刻刀、笔 ②师:课件、剪纸范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剪纸版《江南Style》视频,提问:视频中的形象都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导入课题——《民间生活的写照——剪纸艺术》。
(二)、新授课
1、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有看到过剪纸的影子?
窗花、坑围花、宋代瓷器上的剪纸纹样、皮影、明清刺绣底样、银行和商场、设计等玻璃装饰等。
2、剪纸的分类:(欣赏剪纸作品)
按式样分:
(1)、单色剪纸:就是用一种色纸来剪做的剪纸。
(2)、染色剪纸:即用易于浸渍的白纸或浅色纸剪成各种形象,再逐次染成所需的颜色;或先将纸染色,再剪成形象。
(3)、分色剪纸:同一画面中,用不同色纸剪出不同物象的剪纸。
(4)、套色剪纸:以单色剪纸的方法剪成主版和次版的形象,再另剪色纸贴裱在主版需要的部位上。
3、剪纸的种类
对称式剪影、边花和角花、等角折叠团花、独幅剪纸
4、剪纸的基本技法:
(1)、阳刻:指在纸面上保留形体造型的线条,减去这些线条以外的空白部分,效果紧凑明快。
(2)、阴刻:减去形体造型的线条,保留住块面部分,以剪切后的空白来表现形象。
(3)、混合刻:两种结合使用。
5、展示剪纸图片,分析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有哪些?
锯齿纹:通常用来表现坚硬、刺状或绒毛之类的物体。
月牙纹:通常用来表现比较柔软、弯曲的线条,如衣纹、叶纹、水纹等。
鱼鳞纹:通常用来表现鱼鳞或类似的东西。
小结:可将装饰纹饰运用到剪纸设计中。
6、剪纸的设计、制作与折叠
①以对称式剪影:小象制作为例,教师讲解
画小稿(动物和环境结合设计,抓住动物形体特征)—镂空内形(订画稿后刻小)—剪去外形(剪大)——完成
小结: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与另一半的衔接处不能断开。
②团花的折叠:教师示范十折团花,学生尝试折叠。
活动一:请三位同学上黑板按照所给形制尝试设计剪纸纹样。(8分钟)
要求:饱满,以动物、植物为主。其余同学在十折团花上设计,可进行制作。
师生互评:利用阴刻、阳刻原理设计画稿,将单线变成双线,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欣赏八折团花剪纸视频,领悟剪纸设计制作的要点。(2分钟)
7、剪纸的寓意
活动二:玩游戏:猜寓意。
小结:可将剪纸的寓意运用到剪纸设计中,丰富剪纸的艺术内涵。
欣赏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剪纸,了解剪纸的内容与风格。
(三)、课堂总结
剪纸艺术是民间生活的写照,通过简化、夸张、添加等手法创造出鲜活的形象,它来自民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