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怀念旧版 | 校史馆 | 网站导航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艺教特色>>艺教科研>>课题研究>>课题过程>>文章内容
传统美术教育的改进与加强 虞赛玉2010年获奖论文
发布时间:2013-01-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网站管理员
传统美术教育的改进与加强 虞赛玉2010年获奖论文

危机中寻突破,困难处显伸手

                                                                                ——传统美术教育的改进与加强

虞赛玉  201010获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摘要】随着江苏省教育厅“减负令”的出台,区教育局下达了关于“减负增效”的具体要求,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然而面对江苏省美术统考严峻形势,我校作为一所艺术特色学校,我们只能放弃暑期补课的“黄金时期”,现在唯一能做的是思考并解决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同时处理好文化与专业之间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团队合作   减负增效  教师发展  习惯培养

【正文】

随着区教育局下达“减负令”到减负增效策略的贯彻实施,可以说整个学校系统有些忙乱:学生:雀跃——茫然——焦虑;老师:压力——思考——对策;家长:疑惑——担忧——紧张……同样,我们美术组也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三的美术学生四个月不到就将上高考战场,往常暑假补课强化训练的计划也已打破,暑期学生未进入高三学习状态,学生的自主学习又受到我们老师的质疑。然而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是思考并解决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同时处理好文化与专业之间的关系问题。

经过高三研讨会上的学习交流,我作为一名新教师,看到目前江苏省美术统考严峻的形势,看到家长对90后子女的殷切期望,看到的09届高三取得的骄人成绩,尤其是在美术学科上,压力很大。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看到通力配合的刘老师和严老师,看到对学生严格管理的外包班专业老师,看到省统考失利在最后外省单招考试时还坚持到底的秦老师和吴老师,对名校学生有着专业培养方式的陈老师,都是我们10届新高三老师学习的典范。

就如分管艺术教育的沈校长在多次高三总结和反思上所提到的那样,就美术专业而言,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一、专业班之间应该加强联系与交流,养成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之间既要有竞争意识,也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因为竞争可以提升教师的进取性,合作可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由本校美术专业教师与多方外包班专业教师形成团队冲刺江苏省美术统考。可以说,江苏省统考除了对专业基本功的考察,画面风格、个性因素、批卷老师的口味等方面也是获得高分试卷的重要因素。首先,外包班老师有获取高考信息、教学风格自由活泼、长期在外的教学经验等有利因素。而相对我们而言,长时间的接触专业容易走入极端教学,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其次,我们美术组大部分都是青年老师,相对来说,教师魅力和教学经验相对不足,通过与外包班老师和本校有经验老师的学习交流,可以取长补短,逐步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所以,我恳请学校领导能够给我们美术专业的提高搭建平台。

二、“长远谋略”是实施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往年我们美术组在美术教学上实行循序渐进、稳打基础的方针政策,如围绕石膏几何体+人物速写—静物—石膏人物五官—石膏头像—真人头像—色彩教学—半身像教学的一条线稳步提高学生的美术基本功。然而以目前的美术高考形势来看,则需要我们展开“长远谋略”的方针策略,以防止教学进度慢、教学方法死板枯燥、学生理解力、绘画兴趣、创造力未被开发、训练时间不够等弊端。所以,通过“长远谋略+精细化教学”,在高一阶段可提前完成一轮高一到高三的美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早接触、早开始领悟、提早知道高考的报考美术院校、要求和考试标准等相关内容,促使学生、家长和学科老师提早谋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当然,因减负政策的出台,要求每位教师抓住时间,增效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三、上好每一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几点是关键。

1、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论使用什么教学手段,都必须目的明确,计划周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运用辅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我们教师互相讨论研究,找有经验的老师多商量,争取找到最佳的教学方式来促进教学。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其绘画的步骤及方法。俗话说给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就恰恰点明了其中的道路,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会学,变死学活学, 会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这是减负增效所需要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3、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不能不知,在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很必要的。获取反馈信息的方式很多,我经常提问一些中差生,或者面向全体学生发问,或者让学生上黑板演示作画步骤,在讲授完某一知识点后让学生举手示意以便我获取反馈。根据反馈信息,我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直到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为止。

同时,专业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教师可充分利用暑假两个月时间不断“充电”,多看多练,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前规划下一阶段专业教学策略,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寻求教师的不断发展。

四、加强家校联系,得到支持和合作。

利用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使得家长对学校、对老师有充分的尊重与支持,对于个别一味袒护学生的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与教育,从根本上杜绝学生依靠家长来对抗学校的心理,为展开良好的教育提供好的氛围。

整个暑假,我们专业老师在家里休息的不是很踏实,通过电话采访,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没有自觉地完成专业作业。甚至有一些家长点明这是高中阶段最后一个暑假,天气一直处于高温,准备让学生去旅游、休息,带有一丝“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乐观意味。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好地完成了作业,他们自己也充分认识到了时间的紧迫,加上家长的督促,在暑假里没有荒废专业,为最后的冲刺打下良好的基础。12月份的高考离我们很近了,而现在再算一下:去除每个星期的礼拜天、国庆节假日,所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家长的作用很重要,没有家长的通力配合,我们的学生怎样才能全力以赴,收获成功呢?因此,在余下不多的时间内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五、班主任、各科文化科老师和专业老师之间要增强合作与交流,形成合力。

在这最后几个月,学生每天都在学习专业,在卫生管理、上课纪律、教学管理上难免有所冲突,需要我们三方的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部分学生会因为专业的枯燥与辛苦、各场专业考试的压力、对专业老师严格管理的误解与牢骚,找各种理由、各种机会不专心学习,这就需要我们专业老师和其他老师相互配合,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管理。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专业老师和其他老师的通力合作下,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更能促使学生取得长足的进步。

六、加强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思想的沟通工作。

根据08届高三(7)班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学生的思想沟通时极其重要的,他们中的好多都很聪明,但大多数都有所不足之处,而当时我一直考虑的是如何提高他们的专业成绩,结果到最后参加高考,整个组都没有呈现出他们最好的状态。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我对学生的心理掌握不够,不能适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所以,对于“问题学生”,我更有感受并清楚地知道我们需要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通过我们的言行去影响他们。加强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适当的思想沟通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最好武器。

目前,教师面对的都是90后学生,他们的优点比较明显,如活泼,创造力、想象力丰富,接受新兴事物能力强,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因利向导,利用这些优点进行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也存在着众多缺点。如我班的蒋鹏程同学各科成绩薄弱,在学习上没有主见,哪个老师逼作业,先做哪个,经常会把美术专业作业落在最后,要么不做,要么懒懒散散,随便一涂便交给我。这样的学生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缺点:如娇惯、懒散、依赖性强,源于现代的中学生生活优越,家境普遍富裕,父母溺爱,导致学生没有上进心,怕吃苦,在这方面,教师应该在生活与学习中进行多方位的教育,提出典型,利用好榜样进行教育,利用坏榜样进行批评教育,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心理层面进行耐心教育,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让学生多一些舒展的空间,多一些尝试的机会,多一些创造的天地,多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多一份未来发展应有的良好素质,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我将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和沟通,与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尽量走近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同时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90后学生的一些想法和要求,为我们更好地有的放矢去开展专业教学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外,减负增效还需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需各学科的协调平衡,统一思想,才能更见成效,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受益者!

展望2010年的美术高考,困难多,压力大。但是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能够带领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努力将学校命运与自己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同时,我将珍惜学校给予的机会,让压力与拼搏相伴,用成绩来回报学校对我们的信任,让学生收获成功,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教育学》  作者:阮成武 主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作者:张大均 主编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作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组织编写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武进区师德教育学习材料汇编》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编印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阳光路 邮编:21300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