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的价值——校本课程的思考
陆燕妮 吴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动漫已经成为了青少年中广为流行的一种新型艺术。但凡是有关这一话题,不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会踊跃地讲出很多自己看过的动漫,罗列自己喜欢的动漫和动漫人物,甚至还会画出许多动漫类型的作品。下面从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看一下动漫所体现的实际价值。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持续地倾注着积极感情的认识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引发好奇心,在有趣的事物中产生的,有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创造性的活动热情。动漫中的奇思妙想,无所不能的动漫故事,引人入胜的奇幻效果给学生提供了无限联想的空间,很大程度地引发学生对动漫探索的热情,希望自己能创作精彩的动漫作品。而为了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动漫形象,需要学生观察和提炼生活中事物的各种特征,保持对事物观察和了解的兴趣。这种探索精神正是美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动漫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能力,保持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多样的动漫活动让学生参与时保持了对美术学习的新鲜感。动漫可以美术作品呈现(如动漫图片、动漫形象雕塑),也可以立体动态的方式呈现(计算机制作的动画)。如果教师能采取适当的方式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与学生的动漫活动进行结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为持久的学习动力。
动漫造型的基本技法是线条勾勒形象、平涂或渲染色彩,对工具材料的基本要求就是笔和纸。动漫技法易于掌握,工具材料廉价易得,对动漫形象的设计和情节的编绘发挥空间很大,创作自由,这些优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广泛选用动漫作为信息交流工具。学生在设计动漫形象和尝试表现动作的连续性变化时,需要通过摹仿动漫作品,理解有关结构、透视、比例和场景组合等知识。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相关知识,又更轻松地进行美术造型活动,而操作能力的增强又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更深入学习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广泛的情境中认识美术
动漫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的一位动漫家在他的著作《cartoon animation》中说:“动漫是艺术同时也是技术,它是一种方法,其中包括了漫画家、插画画家、画家、剧作家、音乐家、摄影师、电影导演等艺术家的综合技能,这些综合的技能构成了一种新型的艺术家——动漫家。”要成为一名动漫艺术家,首先要具备丰富的文化艺术知识,包括文学、电影、摄影、音乐、美术。因此动漫的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对美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动漫片的大量流行及相关的衍生产品使动漫成为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多,取得容易的学习资源。学生喜爱动漫,主动地投入动漫的学习,通过感受动漫、收集阅读动漫资料、摹仿动漫等活动,养成了在生活中进行美术学习的习惯。由于动漫传播的多种渠道,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动漫。有的学生对自己喜爱的动漫片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观看数十遍、几十遍,直至对每一个形象细节,角色的每种表情和动作变化都非常熟悉,可以默画出动漫场景,人物对白也能倒背如流。这种源于兴趣的感受方式让学生理解和学习了动漫的图像、文字及表现形式,实现了学生与动漫作品的交流。
学生在欣赏中优秀动漫作品的过程中,不仅有感于故事情节,还会认识到作品的不同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因而获得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品味并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氛围,尊重人类的文化遗产。美国《狮子王》让学生能够欣赏到不仅有艺术——歌剧,还有文学——享誉全球的莎士比亚作品《哈姆雷特》。在作品《钟楼怪人》不仅可以聆听到有优美的音乐,感受吉普赛女孩的热情,还可以让我们看到善良的敲钟人,虽然长得丑陋,但是拥有一颗对爱情忠贞的纯洁的心理,相对于阴暗的主教大人,更显得形象高大。而作品《功夫熊猫》表现出了一个对武术成痴,却有许多缺点的另类熊猫形象,其中对中国古代龙文化的渲染,让身为中国人的我都受到了感染。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引用,是美国动漫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点。国产作品《虹猫蓝兔七侠传》让我们重温古代侠士的英勇事迹,体会侠肝义胆的豪情。作品《小蝌蚪找妈妈》《猪八戒吃西瓜》《鹤蚌相争》让我们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想象总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依据的。动漫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创造的想象世界,精彩的动漫世界为学生所熟悉,构成了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富有创造性的动漫作品吸引他们去探索和摹仿,将动漫的创作逐步吸收为启发自己美术创作的艺术养分。动漫的内容、表现形式、艺术风格、思想内涵扩展了学生的美术创作空间。动漫创作的主题很丰富,有古代神话、现代都市生活、科幻童话等,创作不受任何限制,可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一点向各方向扩展思考去探索未知境界,寻找新主题。学生大量接触多样而有一定思想深度的题材,借鉴动漫创作的方式,以灵活的思考方式进行自己的美术创作构思。
夸张和变形的处理手法使得动漫具有了能表现出现实生活中无法出现的图像,这也是动漫吸引读者的秘诀所在。学生们经常有各种类似的表现,将自己最中意的物品或动物进行拟人化,并编写故事,表演动作,使得物品或动物们也具备了人性的特征,使得他们也可以变得活泼生动。《猫和老鼠》《舒克和贝塔》《狮子王》中都是最优秀的作品典范。夸张与变形的手法的运用还可以表现在1.表情的夸张。2.形体的夸张。3.动态的夸张。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教师指导,很快可以举一反三地进行实际的表现,对生活事物甚至是中国的拼音和汉字进行改变。通过学生的设计表现,事物的形象都得到了崭新的表现,如表现成吸引观众的海报;为同学的制作大头像;制成可爱学习书签;做成生活用品,给生活添加乐趣,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增强了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四、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
现今社会中有了cosplay艺术,学生对动漫中的物品运用,服饰穿著,动作表现等都会进行模仿,甚至会完全模仿一个人物的行为动作和习惯用语。学生在绘画时也会摹仿,要求自己能准确再现动漫形象原作的特征,用线保持动漫作品的特色,比例及动态也尽量与原作接近。通过摹仿动漫形象,学生能自如运用线造型,对形象的特征表现也较为关注,学生在模仿中促进了绘画技巧的表现能力。对动漫的生活摹仿是对美的理想形象的摹仿。学生在日常装扮时摹仿动漫中人物造型的服装和配饰。女孩们希望自己是动漫片中大眼睛、有魔力的美女,能在生活中穿着动漫角色精美的服装;男孩们希望自己长得更高一些,能拥有动漫片世界里神奇的能力和道具。学生在美化自己生活时会主动地摹仿动漫场景的装饰风格。生活的摹仿反映了学生的愿望,反映了他(她)们对生活中美术的选择方式和审美情趣。学生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动漫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学生进行自学。对动漫的喜爱让学生养成了主动选择生活中的美术资源,积极地进行交流和美术学习的习惯。
学生会给自己创造的角色制作适当背景,策划一个精彩的故事,表演并展示。这个过程正是学生感受自己成果的时候。结合传统文化,加入新时代的元素,渗进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创造一个非同于大众观念中的故事。有时装展示、话剧表演,也有故事的改编,以连环画形式展现等。在充满活力与想象的气氛之下,充分调动了自主动手、动脑和互助合作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对动漫了解得更加深入。
不可否认,动漫的大量流行也会让一些有暴力血腥场面、持强凌弱的心态、英雄主义的个人行为等劣质品影响了学生的思维,产生盲目崇拜的现象,教师有责任来引导并帮助他们学会分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的动漫产业最紧缺的应该就是人才,而在教学中我的最大体会就是年龄层次的增长,增加的是文化知识水平,却也磨灭了大多数学生的创造、想象和动手能力,因此我认为可从小激发出学生的创造能动性,通过动漫这门特殊的艺术形式,来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能够在丰富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通过发展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来形成独特的创新意识,在保持其个性化的基础上达到全面发展。也希望能够通过此行为,培养更多为我国未来的动漫产业添砖加瓦的人才,使得中国的动漫产业不再是以为他国加工动漫成品为主,而更多的是出产自己的原创产品,重现中国学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