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怀念旧版 | 校史馆 | 网站导航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艺教特色>>艺教科研>>课题研究>>课题过程>>文章内容
高中素描绘画如何培养形体能力(张桔2011论文)
发布时间:2013-01-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网站管理员
高中素描绘画如何培养形体能力(张桔2011论文)

高中素描绘画如何培养形体能力

张桔2011-4省优等奖

【内容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美术高考中,素描一直是美术专业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基础素描如何教的问题,多年以来一直是高中美术基础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文章针对学生学习素描过程中体积感弱的问题,结合前人方法和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一系列教学方法,以供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高考素描 结构意识 整体意识 体积 雕塑 多媒体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美术高考中,素描一直是美术专业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基础素描如何教的问题,多年以来一直是高中美术基础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体积感是整个素描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也要求细节的体积。现有对体积的认识,才有正确的轮廓线和转折点。通过形体的空间位置,认识动态、认识比例、认识透视特点,这样才有空间体积感。

在高中基础素描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作业中经常会出现比例失调,黑白灰关系混乱、结构生拼硬凑、线条孤立生硬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让学生认识体积空间,加强体积空间的表达能力。

一、           怎样深刻地认识体积

体积感和每个人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及强的联系,空间想象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表达出体积感来。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多方面创造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和理解体积空间。

(一)、手脑并用,理解基本结构,强化学生结构意识与整体意识

在学习素描的初期,我们一般选择石膏几何体临摹和写生训练,我发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往往会把简单的立方体画成扁的或长的长方体,把椎体画得不对称,底面和高不垂直等等。学生在画的过程中,缺少一种理性的分析,观察事物过于局限表象,没有做到“理解观察”。在学习素描初期,尤其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在经过几次素描练习之后,我尝试让学生运用手工制作的方法,用细铁丝来塑造简单的几何形体。当抛弃了画笔之后,学生迷茫的大脑好像一下子活了过来。做球体的时候,本来学生先只用铁丝做了一个圈,我没有做任何提示,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学生手中的圈越来越多,球出现了。做圆锥体的时候,我看见学生先做了一个圈放在底面,然后毫不犹豫地做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放在正中间的位置,然后慢慢地添加起结构来。

做了一些铁丝造型之后,我让学生自己总结了一下收获。学生恍然大悟,知道了结构和体积的关系,只有正确的结构形状、位置才能表达正确的空间体积。学生还兴奋地告诉了我一个新发现:“结构做的越详细,体积感做出来就越真实。”当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准确、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地时候,就形成了一个整体。我让学生把做手工的过程和方法与画画的过程方法作了一个对照,学生立马就发现了作画过程中很多不规范和不合理的地方。通过训练不光培养了学生的结构意识,也强化了学生的整体意识,纠正了学生作画的方式方法,对学生长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二)、加强体积感与塑造能力,将雕塑的方法引入素描教学

在素描教学中,很多老师经常把头比作鸡蛋,这样形象地引导学生。我觉得很好,并且也在自己的教学中应用了这种方法。但是,当看到学生在光滑的鸡蛋表面画上五官时,我犯难了。虽然头的体积得到了很好的演绎,但是学生对五官体积造型特征还是没有深刻的感受。五官是头部的重点,如果五官表达不出来的话,一张头像就很失败了。在美术领域最能表现体积的手段莫过于雕塑了,把雕塑手段应用到教学中也是切实可行的。

雕塑是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物质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雕塑本身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学习内容,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当避免从专业雕塑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宜从最简单、最基本的雕塑表现方法来切入教学。

在教学中,由于时间和场地以及工具材料的限制以及学生雕塑能力的限制,我并没有让学生做完整的头像雕塑,针对学生五官塑造体感差的弱点,让学生用几块可塑性橡皮糅合到一起,以“泥塑”的手法制作了小型的五官。在绘画中,学生对于鼻底面的刻画往往过于含糊,或者干脆错误,对其结构没有深刻的认识。通过耐心地塑造,学生不光领略了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塑造规律,而且学会了深入细致地观察。

(三)、颜料单色体块训练法

用颜料进行单色素描的训练,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用大号水粉笔做单色颜料素描训练,这样可以使学生弱化线在造型中的作用,用大块面直接塑造出体积,更加明确面与体的关系。有些学生在画素描的过程中经常把大量的时间和劳动花费在线的描画上,那就是不懂体与面的关系。这种方法所需要的工具有:颜料(最好选择深色的)、大号水粉笔、水桶等。形式是用大号水粉笔摆放色块的方式,快速地塑造出素描关系。目的是快速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体面关系。要点是:画的时候不能用小笔触慢慢磨,而应用大的笔触摆放出块面,一笔一个块面,一笔一个结构,干净利落。优点是学生上手快,画面出效果快。一张静物或头像单色稿1015分钟就能画完,也便于课堂多次练习。在练习这种方法前,学生老怕画错,一点一点地抠局部,不敢放开手去抓大体块。这种单色体块训练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先整体后局部的绘画方法有着很好的作用。

(四)、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使用3D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现阶段中学的硬件设施都比较完善,现在的高中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学生对电脑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满足了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是完整的掌握3D软件和熟练应用,而是只要学会基本工具的操作,就能达到对空间体积的直接创造。例如:通过单击命令面板上的【方体】按钮,就可以在透视图中按住鼠标左键直接拉出一个方体,通过命令面板还可以调整其长、宽、高的数值。同样,命令面板上的【几何球体】、【椎体】、【柱体】等按钮也可以非常容易地做出各种相应的几何体。学生在完成这些操作的时候难度很低,但是也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有些复杂的3D模型不容易被分解为简单的几何形体,这些比较复杂的物体往往需要我们生成一个2D截面,然后生成一个物体的生长路径,让截面沿路径生长,最后创建生成一个复杂的三维物体,这个过程被称为三维放样。在素描绘画中,我们一般也是先确定物体的二维特性,如长宽比例、基本形等,然后才在基本二维图形的基础上做出体积结构。如一个球体,其基本形是一个圆形,通过添加透视结构,使期变成三维球体。

知道了这种三维放样的方法之后,学生在处理复杂造型时,有了具体的操作思路,不再一遇到难题就求助老师,能够独立地套用方式去思考了。当然,熟练地运用3D软件创造出画面来,对于学生在纸上造型表达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但是在我们专业教学中还是只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真正在纸面上熟练地表达体积空间,还需要平时多练习和积累。

二、           素描中怎样更好地表达空间体积关系

在西方造型艺术体系中“无点不成线、无线不成面、无面不成体”曾经典地概括了点、线、面、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点是线的基础,线是面的基础,面是体的基础,在素描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辩证地运用三者的相关理论,来启发、引导学生。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先观察大的体积,大的动态,要求视线放的很宽。有些同学很容易犯错误,因为他们的视线很容易集中到某些小的形体上去,同时在表现的过程中也始终盯着那个小地方画。其结果是到最后画面的效果出不来,而且到处都是七零八乱的碎形象。其次观察组成体的面的状态,面的大小、形状、面与面的组合方式、面的黑白灰关系,同时观察组成面的线的状态。观察调子时先看画面中主要明暗交接线的位置,区分受光背光后大的体积也就呈现出来了。

在素描中观察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整体观察、立体观察、比较观察和理解地观察,这不光是一个用眼的过程,更是一个用脑的过程,然后才是动手的过程,要眼--手并用。

在动手塑造的过程中,则要注重“三大面、五大调”,先找出明暗交接线和投影线的位置,区分受光背光后大的体积也就呈现出来了。然后整体地抓“三大面”的关系,即黑白灰关系,再进行深入刻画和调整。在画的过程中始终要整体地比较地观察调整,才能准确地画出画面的明暗关系。

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体积能力的培养是素描的最基本的目标,在二维的纸上塑造三维的体积,需要培养大脑的空间理解能力,正确的观察方法和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够达到。在枯燥无味的素描学习中,学生很容易迷失目标,厌恶学习,需要老师不时变换方式激起他们的兴趣。多练脑后再动手,理解之后再画,会让学生觉得绘画并不是那么难。

【参考文献】:

1)《结构素描——石膏头像》——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沈玉佩编著

2)《三维动画和效果图设计3DS MAX2.5》——人民邮电出版社 高志清编著

3)《美术技法丛书:素描基础训练》——漓江出版社  邵伟尧编著

4)《雕塑》——江苏美术出版社  华龙宝编著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阳光路 邮编:21300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