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怀念旧版 | 校史馆 | 网站导航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发展>>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大道育人,尚德图远
发布时间:2011-02-1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洛阳高级中学新学期开展班主任培训

214是新学期的第一个工作日,洛阳高级中学召开了题为“在学生的成长中留下生命的印痕”的班主任主题培训,江苏省特级教师、洛阳高级中学副校长蔡建泉老师为全校近50位班主任老师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讲演。

蔡校长从他30多年的从教经历以及对教育工作的的思考感悟出发,站在人生哲理的角度,指出成为学生的老师,成为学生的班主任,一切都是机缘,要在学生的成长中留下生命的印痕,让彼此都成为美好的回忆,班主任就必须要做好三重角色。一是管理人,把一个教学单位“班”凝聚成为一个教育团体“班集体”,班主任要赋予这个团体很多的内涵,首先是愿景,其次是规则、计划、保障体系等等,蔡校长引用魏书生老师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经典教育理论,勉励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的班主任在不断追求工作创新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执行力。二是引路人,学高为础,适时引领,身正为范。三是育心人,班主任是学生志向和志趣的培养者,要既重身教又要言教,确立明确的目标,不断培养学生兴趣,以此激励学生成长。最后,蔡校长送全体班主任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与全体班主任共勉。

蔡校长的讲演激情洋溢,既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又穿插了大量的时代人物成功的范例,班主任老师如同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时而会心微笑,时而掌声雷动。有年轻班主任会后表示:“蔡校长的讲演让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更有信心去做好今后的工作了。”

随后,政教处冯华忠主任就新学期政教工作的思路以及开学工作的具体安排进行了部署。

 

 

附: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撰  成都武侯祠攻心

 

要理解上联的意义,首先要理解两个词组:一是“攻心”。攻心二字出于《三国志、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论》,马谡被诸葛亮“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马谡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他认为打仗最重要的是瓦解敌人斗志,收服敌人之心。其意思和《孙子》“上兵谋……下政攻城”相近。这个战略为诸葛亮所赞赏。二是“反侧”。反侧在这里是不正直、不顺从。《诗、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意思是作此歌以穷极其反侧不正之情。《苟子、王制》:“道逃反侧之民。”杨注:“反侧,不安之民也。”故反侧是指一些不安分守法之人。懂得这两个词组,上联便好解了。意思是说,如果打仗的人,能使对方知道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及,使他不战或不敢战,心悦诚服,那么以后就不致再谋反叛乱。如诸葛亮抓了孟获不杀,而七擒七纵之,使孟获知道自己远非诸葛亮对手,而感谢其不杀之恩,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消除了他的反侧谋叛之心。以后诸葛亮对南方少数民族又施行了一系列宽大扶助政策,得到他们爱戴,不但不反,反而协助诸葛亮北伐。这个策略高出前人许多。反观曹操对地方少数民族惟事武力镇压,屡服屡叛,始终不得安宁,相去很远。由此可见诸葛亮及后来一些采取攻心战略的人,并不是一些喜欢打仗的人,而是想以战止战,止戈为武,思想高尚的人。至于下联,实际是驳斥一些人认为诸葛亮是法家的偏面说法。法家主张以严治国,认为“铬金百镒,盗跖不掇”,和儒家不同。儒家治国主张“刑罚世轻世重”,“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刑罚宽严,要根据时代和国情作辩证调节。诸葛亮所以以严治蜀,正如他回答李严所说:“刘璋国弱,自刘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百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十人士,专相自恣,君臣之道,渐以浚替”。可见诸葛亮用重典治蜀,因为前代太宽,故他遵循儒家“世轻世重、宽猛相济”的原则,决不是像法家一味用严。如果不审察时势,而一味用严或用宽,都会带来严重后果,都是错误的。所以赵藩警告后人,不能盲目学诸葛亮而一味用严,也不能盲目反对诸葛亮一味用宽,而应当审察当时形势,深思熟虑,然后决定用严还是用宽。这副对联,既赞扬了诸葛亮用攻心战略的正确性,同时也歌颂了他严以治蜀政策的正确性,最后告诫后人不能盲目一味用严或用宽,应当根据当时形势来决定。这是非常正确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阳光路 邮编:21300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