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怀念旧版 | 校史馆 | 网站导航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艺教特色>>艺教科研>>普通教学>>文章内容
课题公开课——走进抽象艺术(张桔)
发布时间:2013-10-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

——走进抽象艺术

洛阳高级中学 张桔

2013.10.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美。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相应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描述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始终尊重学生的体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体察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在艺术中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什么是抽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美有哪些表现,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难点:理解抽象艺术特点(分析性)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把一滴墨水滴入一个盛满清水的透明的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墨水滴在清水中的形态和运动的过程

问题1同学们能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和你感受到的吗?

(学生普遍采用的词汇有:轻灵,飘动、柔美、……

(二)讲授新知:

1什么是抽象艺术?

由前一体验引出本课课题。

欣赏抽象艺术作品:《红、黄、蓝构成》和《即兴之31

问题1:从上面两幅抽象作品中你们读懂什么了呢?

(学生会觉得很茫然,看不懂,不明白画家画的是什么,觉得一点艺术性也没有。)

问题2:什么是抽象艺术呢?(学生普遍的说法是:什么都不是,谁也看不明白的就是抽象艺术)

师总结:肯定学生的理解并告诉学生抽象艺术自始至终也没有一个确切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不表现任何客观形象的艺术统称为抽象艺术。

2、抽象艺术是怎么诞生的?

问题1:艺术家为什么要创作这些说不清是什么的画,画上究竟要表达什么?

(这个问题正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问)

出示一组图片

《少女的脸》、《水果》、《带露珠的小草》、《一池湖水》

问题2:这四幅图片,分别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用语言对每一张画面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例如:《一池湖水》让人觉得宁静、清爽、觉得心情很舒畅……教师分别把学生对四幅图片描述的词汇写在黑板上)

问题3:如果用形容词提炼四幅画面的共同美感特征,你会用哪一个呢?

(从黑板上提炼出的词汇,学生很容易发现他们共同的美感特征:清新或相类似的词语。)

问题4从不同的事物我们都可以体验到“清新”的美感,那么是不是“清新”就是少女的脸、就是一池碧水或是其它的什么呢?

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他们会发现“清新”显然不是一个苹果或是其它具体的什么,这是不可逆的,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

问题5如何理解抽象艺术大师马列维奇 “客观世界的视觉现象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感觉,因而是与环境完全完全隔离的。”这句话呢?

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学生尝试理解大师的话,并用语言解读这段话的含义。

问题6不能还原成具体的事物,那该怎样表现“清新”这样的主题呢?

(具体的事物是行不通的,如果学生不能找到解决的途径,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用基本的语言元素进行创作,而语言元素是在第二课的教学中学过的,例如:用颜色表现清新……。)

师总结:

因为具体的形象不足以准确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体验,这也正是艺术家为什么要创作这些说不清是什么的作品,以及作品究竟要表达什么。

当然抽象艺术的诞生也不都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有些抽象艺术的灵感是偶然间获得的,(简述康定斯基偶然“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结合美国波洛克的“滴洒艺术”加以说明)但是在经历最初的偶然之后艺术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然后进行有意的艺术创作了。同时照相机的发明挑战了艺术家具象艺术创作的极限,于是促进艺术家开始思考艺术的本质,导致艺术内容的地位逐步降低了,除此以外音乐也给抽象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听爵士乐,结合《百老汇的爵士乐》加以说明。(学生了解促成抽象艺术诞生的几个条件和因素。

带领学生再次欣赏两幅作品 《红、黄、蓝构成》和《即兴之31

(只出示作品,不出示题目,以避免因题目产生的联想,干扰学生的主观感受,学生欣赏抽象作品,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师总结:可见我们不是不能欣赏抽象艺术,而是我们误以为只有看的出来具体是什么才是看得懂了。

3两种抽象艺术类型

冷抽象和热抽象的概念在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已经介绍,在此不作过多解释。

(学生进一步理解冷抽象:理性、冷静、科学的,热抽象是感性、情绪和运动的。

4谁都可以创作抽象艺术吗?

问题1:抽象艺术看上去如此的单纯和随意,是不是谁都可以创作抽象艺术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让学生参与活动):

师总结: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作抽象艺术

能:一是因为具有偶然性,例如:泼洒在白纸上的颜料。

二是因为抽象艺术更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对独立的感觉和意识,有表达自己情感和观念的愿望,我们当然也可以用艺术语言表达这些情感和观念了。

不能:一是虽然有偶然性,但是之后还是经历了艺术家思考和总结,最终以一种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结合蒙德里安的“树的演变”加以说明)。

二是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感觉和意识,但很难用恰当的形式把它准确的表达出来。

5抽象艺术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1抽象艺术的创作有哪些规律?

首先我们要了解艺术基本的语言元素和形式手段本身有哪些特点及美感。

1、             线的形态:

(教师分别在黑板上画一组直线和一组曲线,让学生感受线条本身使人产生的情感体验)

直线:理性、冷静、严肃、单纯,硬的

曲线:活泼、灵动、柔软、运动。

欣赏冷抽象与热抽象艺术作品

2、             色彩

红色:热情、饱满、冲动、不安全

黄色:闪烁、明亮、尖锐、娇气

。。。。。。。

欣赏《1954》(作者克里福特·斯蒂尔)和《群猫》(作者冈察洛娃)。         

3、             构图

疏:简约、理性、宽松

密:紧张、压抑、局促

欣赏《白底上的黑色方块》(作者马列维奇)《作品36号》(作者波洛克)。     

4、             肌理

粗糙:朴实、稳定、笨重

细密:华丽、轻快、润滑

欣赏雕塑《击鼓说唱俑》和《和平少女》             

师总结:抽象艺术的美是借助艺术语言和形式手段自身的特性得以传达的,我们只有不断的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逐步建立起艺术与情感之间的对应关系,恰当的运用点、线、面、色及形式手段,才能实现最初的创作目的。当然,实际的艺术创作要复杂的多,抽象艺术的美体现在:形式与色彩、构图与笔触、材料与肌理、空间与透视,是各种因素的协调配合,正是由于语言的抽象性,作品的不确定性,抽象艺术比具象艺术更难以把握,也更难于理解。

(三)、回顾与总结

归纳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做客观评价,布置新课的学习任务。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阳光路 邮编:21300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