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高三(10)杨姗姗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时刻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对现在环境中的孩子尤为重要。社会发展的迅速,家庭的动荡,生理因素的特点,学习的压力等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青少年,那么怎样面对这个时期的孩子身上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呢?通过这次江苏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网络培训,虽然短短几天的时间,不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我受益良多,解决学生所出现的所有问题,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怎样让他们能敞开心扉和你说出他们的烦恼呢?下面我就怎样与学生进行沟通的问题上谈谈自己的体会,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教师要与学生做到共情,就是遇到问题,要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设身处地的理解他的疑惑或问题,这样学生感觉你的理解他,站在他的那一面的,消除他的心理障碍。
二、要有耐心,哪怕学生犯错误时被你抓个现行,切记不要动火,冷静思考,转换角色,哪怕交流不顺利,产生误会,切不可放弃听之任之,因为学生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以一蹴而就。
三、要善于倾听,不先入为主,当某个学生遇到问题时他需要找到信任的人倾诉,给予他指点,哪怕是只是听他诉说也会让他心情舒畅了,如果教师对情况不明,又不听学生诉说,就先入为主,自以为是,说三道四,甚至捕风捉影,横加训斥,那么定会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四、要选择时机,不能急于求成。对一些性格倔强或理解问题比较偏激的学生,与其谈心往往在"火头"上谈不成。对此不必操之过急,而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谈。如在学校不方便,也可选择家访的方式谈,场所变了,气氛变了,有利于推心置腹地交流感情,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五、平等对待,教师与学生谈心一定不能摆出师长架子,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站的角度不同、了解的情况不同,认识问题的方法和出发点不同,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因此,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同学生交心结友,才能真正了解其内心世界,从而及时准确地教育和引导他(她)们。
六、在交流时要因人因事而异,因为个人的成长环境与所遇的问题都有差异,所以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交流手段与技巧。
七、要以德感生,不"以势压生"。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平时一定要高风亮节,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在与学生谈心时,学生才会听得进。如果平时师者形象不正,谈心时还使用高压手段,就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仅使谈心一无所获,还会适得其反。
八、表情和肢体语言,亲切的话语,微笑的表情,关心的动作,都会使交流者消除紧张和抵触的情绪,是展开正常沟通的最好的武器。
九、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一定要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和你交流的学生,一位内当你真诚对待别人的时候,才能引起他的真诚,交流过程中时刻观察他的反应,从他反馈的信息中不断调整交流方式,交流过后一定要注意反馈,要时刻关注他的举止和行为,及时对他进行引导和肯定,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在与学生交流沟通中,一定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定要记住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他的优秀也许没有表现在学习成绩上,但不论我们能做到哪一点,请让他们健康成长,相信有一天他们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为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