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姓名 |
成 果 |
发表刊物 |
获奖级别 |
1 |
2006 |
蔡建泉 |
《当写成为一种习惯》 |
全国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艺术成果二等奖 |
国家级 |
2 |
2006 |
蔡建泉 |
《莫让乱花眯了眼——观课有感》 |
第十三届“中华圣陶杯”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 |
国家级 |
3 |
2006 |
赵洁 |
《走进研究型和创造性》 |
第十三届“中华圣陶杯”教师论文大赛三等奖 |
国家级 |
4 |
2006 |
赵洁 |
《故乡,关乎美与悲》 |
“走进新课程”主题论文大赛全国一等奖 |
国家级 |
5 |
2006 |
邹国强 |
《浅议中学教学教育中的联想意识》 |
第二届全国“风采杯”教育论文一等奖 |
国家级 |
6 |
2006 |
邹国强 |
《让数学插上联想的翅膀》 |
江苏省第六届新世纪园丁教育教学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7 |
2006 |
邹国强 |
《让数学在“阅读”中成长》 |
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8 |
2006 |
张瑛 |
《预设文本话题,激活课堂对话》 |
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 |
省级 |
9 |
2006 |
戈颖娟 |
《用解读法捕捉心灵的轨迹》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 |
省级 |
10 |
2006 |
陆彩婷 |
《献花需要盛开的理由》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1 |
2006 |
沈黎近 |
《设疑解疑 自主创新》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12 |
2006 |
沈燕芳 |
《用心托起明日的朝阳》 |
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13 |
2006 |
张美红 |
《例探语文学习中的问题资源教学》 |
江苏省第六届新世纪园丁教育教学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14 |
2006 |
张美红 |
《问题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
江苏省第九届“五四杯”论文竞赛三等奖 |
省级 |
15 |
2006 |
张美红 |
《语文老师,让你的课堂动起来》 |
江苏省优秀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16 |
2006 |
许虹 |
《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17 |
2006 |
严志才 |
《高中历史和谐教学》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18 |
2006 |
黄包罗 |
《新课程下师生共同探讨应注意几个问题》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19 |
2006 |
王卫金 |
《浅谈新课程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20 |
2006 |
王坚 |
《氯气的性质》 |
江苏省新课程教学创新设计二等奖 |
省级 |
21 |
2006 |
王翼成 |
《浅谈08高考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策略》 |
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 |
省级 |
22 |
2006 |
郭劲华 |
《课程资源开发中的“课件”应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23 |
2006 |
周新宇 |
《谈物理导入教学之策略》 |
江苏省“师陶杯”三等奖 |
省级 |
24 |
2006 |
夏际飞 |
《精选角度与细处探微:新课程高中语文文本研习的一种选择》 |
常州市中语会二等奖 |
市级 |
25 |
2006 |
赵洁 |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重构》 |
课题高中新课程实施问题解决方案评比市三等奖 |
市级 |
26 |
2006 |
沈纯芳 |
《注重教学反思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武进区校长优秀论文一等奖 |
区级 |
27 |
2006 |
冯华忠 |
《抓五个环节,促自主探究》 |
第九届“五四杯”武进区一等奖 |
区级 |
28 |
2006 |
张瑛 |
《例谈对话教学中的文本话题预设》 |
第九届“五四杯”武进区一等奖 |
区级 |
29 |
2006 |
邹国强 |
《高中数学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 |
第九届“五四杯”武进区一等奖 |
区级 |
30 |
2007 |
陈擎 |
《美术教师须主动参与美术课程管理》 |
中小学美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获三等奖 |
国家级 |
31 |
2007 |
陈擎 |
《将美术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 |
“全国美术教育论文评选”中学组一等奖 |
国家级 |
32 |
2007 |
王超 |
《案例写作常见模式与程序分析》 |
中国中学语文教研论文评比一等奖 |
国家级 |
33 |
2007 |
王超 |
《激发挑战,浅入深出》 |
全国中小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二等奖 |
国家级 |
34 |
2007 |
赵洁 |
《〈听听那冷雨〉创新教学设计》 |
中国中学语文教研论文评比一等奖 |
国家级 |
35 |
2007 |
赵洁 |
《〈今生今世的证据〉课文解读》 |
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 |
国家级 |
36 |
2007 |
赵洁 |
《带着镣铐跳舞》 |
全国中小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获一等奖 |
国家级 |
37 |
2007 |
赵洁 |
《找准切入口,注重阅读方法指导》 |
全国中小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获二等奖 |
国家级 |
38 |
2007 |
夏际飞 |
《关于新课程高中语文文本研习的一点思考》 |
江苏省年会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39 |
2007 |
赵洁 |
《说课评价:“回顾”与“前瞻”》 |
江苏省“金帆杯”二等奖 |
省级 |
40 |
2007 |
王超 |
《提高小组讨论有效性…三个方面》 |
江苏省“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41 |
2007 |
贾湘玉 |
《在阅读中品读书香——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42 |
2007 |
毛海英 |
《问题在探究性阅读中的作用》 |
江苏省“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43 |
2007 |
戈颖娟 |
《六张笑脸带来的冷思考》 |
江苏省“金帆杯”二等奖 |
省级 |
44 |
2007 |
顾榴英 |
《重闻琅琅读书声——浅谈朗读教学》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45 |
2007 |
吴春霞 |
《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启导》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 |
省级 |
46 |
2007 |
刘东华 |
《指导艺术类考生迎战英语高考的对策》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47 |
2007 |
郭淑慧 |
《关于高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确思考》 |
江苏省“金帆杯”二等奖 |
省级 |
48 |
2007 |
杨小波 |
《转变教学观念走出英语应试教育》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 |
省级 |
49 |
2007 |
张静凯 |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
江苏省“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50 |
2007 |
谈齐飞 |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
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
省级 |
51 |
2007 |
庄向科 |
《园丁的责任》获江苏省教育论文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 |
省级 |
52 |
2007 |
宣建英 |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价值规律的作用》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 |
省级 |
53 |
2007 |
严志才 |
《“网络环境下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结题报告》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54 |
2007 |
黄包罗 |
《引导互动探究发现》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 |
省级 |
55 |
2007 |
顾涛 |
《化学实验在高中新教材中的重要作用》 |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56 |
2007 |
孙小欢 |
《浅谈新课程物理教学的若干思考》 |
江苏省“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57 |
2007 |
周源泉 |
《高考生物总复习策略》 |
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
省级 |
58 |
2007 |
卢仁惠 |
《论笛曲〈奔月〉之审美意境》 |
江苏省教育学会“金帆杯”论文大赛一等奖 |
省级 |
59 |
2007 |
秦旻 |
《浅谈分层教学如何在美术专业教学中精细化》 |
武进区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
区级 |
60 |
2007 |
严桃梨 |
《开启学生兴趣之门——中学美术新旧教材初探》 |
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
区级 |
61 |
2007 |
沈燕芳 |
《和谐源于信任》 |
武进区“我为构建和谐校园献一计”征文一等奖 |
区级 |
62 |
2007 |
张美红 |
《与春天同行,建和谐校园》 |
武进区“我为构建和谐校园献一计”征文一等奖 |
区级 |
63 |
2008 |
杨运逸 |
《以校本教研为灵魂 创学校发展新辉煌》 |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一等奖 |
国家级 |
64 |
2008 |
张美红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一等奖 |
国家级 |
65 |
2008 |
毛海英 |
《浅谈平等对话在语文教学中6运用 |
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全国二等奖 |
国家级 |
66 |
2008 |
张瑛 |
《高中语文自主阅读例三点》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67 |
2008 |
巫小才 |
《关于中学生阅读低效思考》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一等奖 |
省级 |
68 |
2008 |
俞海燕 |
《浅谈几点在诗鉴中被忽视的环节》 |
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
省级 |
69 |
2008 |
王超 |
《立足文本:培养对文字的敏感》 |
“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三等奖 |
省级 |
70 |
2008 |
王超 |
《论语文课堂的深层目标》 |
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71 |
2008 |
张美红 |
《打开心门让阳光进来》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72 |
2008 |
陆彩婷 |
《探求多媒体与古今教学的最佳整合》 |
江苏省“师陶杯”三等奖 |
省级 |
73 |
2008 |
陆彩婷 |
《挖掘课本资源让学生文采飞扬》 |
江苏省“金帆怀”三等奖 |
省级 |
74 |
2008 |
顾榴英 |
《浮华之后的反思》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75 |
2008 |
徐莉芬 |
《头脑风暴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教研活动》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76 |
2008 |
许虹 |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效率》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77 |
2008 |
张静凯 |
《高中英语写作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三等奖 |
省级 |
78 |
2008 |
张静凯 |
《谈谈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解题策略》 |
江苏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79 |
2008 |
张静凯 |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
江苏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80 |
2008 |
庄向科 |
《师魂》 |
省教育局三等奖 |
省级 |
81 |
2008 |
谈国庆 |
《开创阶梯提升新模式 续写校本培训的新篇章》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一等奖 |
省级 |
82 |
2008 |
蔡文杰 |
《理想与博爱——我的生命教育实践》 |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83 |
2008 |
崔勇 |
《用心说话,以情动人》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一等奖 |
省级 |
84 |
2008 |
赵平 |
《激发兴趣提问质疑宏观教学》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85 |
2008 |
李佳英 |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86 |
2008 |
谈晓旻 |
《浅议政治课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87 |
2008 |
许光英 |
《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益—构建课堂师生和谐》 |
省教科研院一等奖 |
省级 |
88 |
2008 |
许光英 |
《高中政治新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的策略》 |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89 |
2008 |
王卫金 |
《新课程下从素质教育的要求谈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90 |
2008 |
王卫金 |
《对新课标下如何做好初中物理实验的想法》 |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三等奖 |
省级 |
91 |
2008 |
顾涛 |
《快乐教学事事功倍〉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92 |
2008 |
郭劲华 |
《课程资源开发中的课件应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93 |
2008 |
虞赛玉 |
《探究儿童画——连环画在卡通漫画教学中的运用》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94 |
2008 |
郑振海 |
《初中体育教学教学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与研究》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95 |
2008 |
王超 |
《走过风雨 方见彩虹——也读薄弱学校主动发展之途径》 |
常州市教育局二等奖 |
市级 |
96 |
2008 |
张静凯 |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的尝试》 |
常州市教育学会一等奖 |
市级 |
97 |
2008 |
张美红 |
《我的美丽故事》 |
武进区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
区级 |
98 |
2008 |
戈颖娟 |
《爱心让生命绽放精彩》 |
武进区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
区级 |
99 |
2008 |
戈颖娟 |
《初中语文命题竞赛》 |
武进区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
区级 |
100 |
2008 |
陆彩婷 |
《放飞学生质疑的翅膀》 |
武进区中语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
区级 |
101 |
2008 |
严志才 |
《整合历史教学资源,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
武进区中史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
区级 |
102 |
2009 |
钱玲玲 |
《简捷地捕捉物象的方法——线描写生》 |
《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二等奖 |
国家级 |
103 |
2009 |
戎浩英 |
《让生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二等奖 |
国家级 |
104 |
2009 |
戎浩英 |
《让思维的种子在这里萌芽》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05 |
2009 |
谈国庆 |
《践行科学发展理念 推行减负增效策略》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一等奖 |
省级 |
106 |
2009 |
卢仁惠 |
《浅谈音乐艺术专业高考教学》 |
江苏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07 |
2009 |
钱玲玲 |
《让美术课堂更多彩》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08 |
2009 |
虞赛玉 |
《浅谈正负共用形现象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09 |
2009 |
虞赛玉 |
《美的阅读——书籍设计》 |
“我与教材征文”比赛三等奖 |
全国 |
110 |
2009 |
虞赛玉 |
《认识绘画艺术》 |
“我与教材征文”比赛三等奖 |
全国 |
111 |
2009 |
严桃李 |
《悟也是一种能力》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12 |
2009 |
吴燕 |
《浅议视觉文化下的美术教育》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13 |
2009 |
徐晔 |
《一份欣赏 一种给予》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14 |
2009 |
张桔 |
《浅谈高中专业基础素描教学中体积能力的培养》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15 |
2009 |
张桔 |
《兴趣成为孩子学习的源动力》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16 |
2009 |
陆燕妮 |
《区域性中小学生民族特色卡通课程》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17 |
2009 |
邹国强 |
《浅谈教师的引导策略》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18 |
2009 |
虞静娴 |
《导数——高中数学的新战斗机》 |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三等奖 |
省级 |
119 |
2009 |
朱敏娟 |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20 |
2009 |
俞海燕 |
《破解成语解题密码》 |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121 |
2009 |
徐雅君 |
《课外阅读初探》 |
江苏省教会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22 |
2009 |
吴德生 |
《五点训练写好字》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一等奖 |
省级 |
123 |
2009 |
戈颖娟 |
《谈新课程作文教学开源引流技巧》 |
江苏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24 |
2009 |
陆彩婷 |
《放飞学生质疑的翅膀》 |
江苏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25 |
2009 |
顾榴英 |
《浅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26 |
2009 |
邵均婷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生态作文教学探索》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一等奖 |
省级 |
127 |
2009 |
邵均婷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28 |
2009 |
沈黎近 |
《掌握方法轻松阅读》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29 |
2009 |
徐洪 |
《写作与兴趣》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30 |
2009 |
张静凯 |
《英语谚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131 |
2009 |
庄向科 |
《悠悠师魂》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32 |
2009 |
杨迎红 |
《新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
江苏省教育学会“金帆杯”二等奖 |
省级 |
133 |
2009 |
沈英红 |
《新课改要求下如何提高农村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
省教育学会组织三等奖 |
省级 |
134 |
2009 |
严志才 |
《新课程实施中历史学科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 |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135 |
2009 |
万丽娜 |
《谈谈开卷考试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36 |
2009 |
谈晓旻 |
《浅义政治课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江苏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37 |
2009 |
谈凌燕 |
《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究》 |
江苏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38 |
2009 |
翟丽群 |
《浅谈利用教学反思,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
江苏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39 |
2009 |
翟丽群 |
《浅谈教师教学反思过程中的障碍及措施》 |
江苏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40 |
2009 |
孙小欢 |
《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方法及重要性》 |
江苏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41 |
2009 |
胡春燕 |
《浅谈问题式教学在物理新课程中的应用》 |
江苏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42 |
2009 |
樊耀平 |
《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
江苏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43 |
2009 |
张娟 |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江苏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44 |
2009 |
张娟 |
《在化学教育中实验可持续发展》 |
江苏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45 |
2009 |
郭劲华 |
《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平台建设研究》 |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146 |
2009 |
梅娟 |
《教学反思助教师成长》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47 |
2009 |
何晓承 |
《中学体育游戏的创编和应用》 |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148 |
2009 |
宣建英 |
《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文化性迷知》 |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三等奖 |
市级 |
149 |
2009 |
费云德 谈晓旻 |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洛阳中学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 |
常州市教育学会一等奖 |
市级 |
150 |
2009 |
谈凌燕 |
《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
常州市教育学会三等奖 |
市级 |
151 |
2009 |
翟丽群 |
《反思看成长着》 |
常州市教育学会三等奖 |
市级 |
152 |
2009 |
胡淑萍 |
《数型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
区教育局 |
区级 |
153 |
2009 |
沈英红 |
《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
武进区教育局一等奖 |
区级 |
154 |
2009 |
陆燕妮 |
浅谈手绘动画在美术课程中的实施》 |
武进教育学会一等奖 |
区级 |
155 |
2010 |
倪翔 |
《精选素材 营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
中国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
国家级 |
156 |
2010 |
倪翔 |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中国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
国家级 |
157 |
2010 |
吴燕 |
《读图时代下的美术教育》 |
第四届全国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二等奖 |
国家级 |
158 |
2010 |
吴燕 |
《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表现手法》 |
第四届全国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二等奖 |
国家级 |
159 |
2010 |
宣建英 |
《“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客厅策略——关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
中国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全国一等奖 |
国家级 |
160 |
2010 |
翟丽群 |
《浅析中考政治中学生易犯的错误和对策》 |
中国教育学会三等奖 |
国家级 |
161 |
2010 |
刘晏昌 |
《授之以渔 导之以学》 |
江苏省“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162 |
2010 |
王超 |
《平易中有感发的力量——细读林清玄<可以预约的雪>》 |
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
省级 |
163 |
2010 |
王奇娜 |
《浅谈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
第五届中小学科学教育优秀论文优等奖 |
省级 |
164 |
2010 |
徐雅君 |
《课外阅读之初探》 |
江苏省“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165 |
2010 |
岳敏峰 |
《课堂提问之四度空间》 |
江苏省“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166 |
2010 |
岳敏峰 |
《浅论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
江苏省“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167 |
2010 |
戈颖娟 |
《班内大龄学生的困惑和对策》 |
江苏教育学会“金帆杯”二等奖 |
省级 |
168 |
2010 |
邵均婷 |
《科学与人文并进》 |
江苏省第五届中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论文获得三等奖 |
省级 |
169 |
2010 |
徐洪 |
《开启学生的枢纽》 |
省教委金帆杯二等奖 |
省级 |
170 |
2010 |
谈燕华 |
《减负背景下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法宝》 |
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
省级 |
171 |
2010 |
林菊凤 |
《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换初探》 |
江苏省“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172 |
2010 |
庄向科 |
《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实践初探》 |
江苏省“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173 |
2010 |
庞金南 |
《如何有效地位歌曲教学增添色彩》 |
江苏省“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174 |
2010 |
徐晔 |
《联想,源于培养》 |
江苏省教育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175 |
2010 |
徐晔 |
《区域性中小学卡通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
江苏省教育论文二等奖 |
省级 |
176 |
2010 |
严桃梨 |
《浅析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观在速写中的运用》 |
江苏省“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177 |
2010 |
虞赛玉 |
《传统美术教育的改进与加强》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78 |
2010 |
钱玲玲 |
《区域性中小学卡通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
江苏省教育论文二等奖 |
省级 |
179 |
2010 |
陆燕妮 |
《区域性中小学卡通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
江苏省教育论文二等奖 |
省级 |
180 |
2010 |
李佳英 |
《“减负”背景下如何实现政治教学的“增效”》 |
江苏教育学会“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181 |
2010 |
许光英 |
《浅析构建主义下思想政治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
江苏教育学会“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182 |
2010 |
虞秋锦 |
《多媒体辅助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 |
江苏省教育论文三等奖 |
省级 |
183 |
2010 |
虞秋锦 |
《巧用比喻克服生物教学难点》 |
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
省级 |
184 |
2010 |
赵文娟 |
《把实验作为钥匙打开学习物理之门》 |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185 |
2010 |
赵文娟 |
《把实验作为要是打开学习物理之门》 |
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
省级 |
186 |
2010 |
戎浩英 |
《让思维的种子在这里萌芽》 |
江苏省“金帆杯”三等奖 |
省级 |
187 |
2010 |
徐雪峰 |
《打造安全的校园网络站服务器环境探究》 |
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
省级 |
188 |
2010 |
张敏燕 |
《德语优秀案例:从“你应该……”到“我应该……”》 |
常州市教育论文三等奖 |
市级 |
189 |
2010 |
赵洁 |
《高中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研究》 |
常州市校本培训案例一等奖 |
市级 |
190 |
2010 |
赵洁 |
《校本研修 青年教师的成长催化剂》 |
常州市校本培训案例三等奖 |
市级 |
191 |
2010 |
李佳英 |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关于洛阳镇“闯红灯”问题的研究》 |
常州市教育局 |
市级 |
192 |
2010 |
陈擎 |
《区域卡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
武进区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
区级 |
193 |
2010 |
沈英红 |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
武进区教育论文一等奖 |
区级 |
194 |
2010 |
宣建英 |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关于洛阳镇换进问题的研究》 |
区教育局教研室一等奖 |
区级 |
195 |
2011 |
虞赛玉 |
《<区域性推进中小学民族特色卡通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实施策略的研究报告》 |
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 |
国家级 |
196 |
2011 |
吴燕 |
《读图时代与美术教育》 |
中国教育学会三等奖 |
国家级 |
197 |
2011 |
岳敏峰 |
《课堂提问之四度空间》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198 |
2011 |
虞戌 |
《胸中已有芳菲林,易见枝叶风味情》 |
省教科研究所二等奖 |
省级 |
199 |
2011 |
钱玲玲 |
《让美术课堂更多彩》 |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等奖 |
省级 |
200 |
2011 |
钱玲玲 |
《让美术课凸显智慧的力量》 |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等奖 |
省级 |
201 |
2011 |
虞赛玉 |
《<区域性推进中小学民族特色卡通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实施策略的研究报告》 |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三等奖 |
省级 |
202 |
2011 |
张桔 |
《高中素描绘画如》 |
科学教育研究所优等奖 |
省级 |
203 |
2011 |
张桔 |
《何培养形体能力》 |
科学教育研究所优等奖 |
省级 |
204 |
2011 |
谈凌燕 |
《师生合作,让智慧之花绽放——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 |
市教育学会二等奖 |
市级 |
205 |
2011 |
许光英 |
《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
市教育学会三等奖 |
市级 |
206 |
2011 |
孙旭 |
《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及体质健康促进策略》 |
常州市教育学会三等奖 |
市级 |
207 |
2011 |
严桃犁 |
《浅析中国传统绘画》 |
武进区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 |
区级 |
208 |
2011 |
严桃犁 |
《艺术观在速写中的运用》 |
武进区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 |
区级 |
209 |
2011 |
张桔 |
《美术课堂教学中合作模式的》 |
武进区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 |
区级 |
210 |
2011 |
张桔 |
《实践与思考》 |
武进区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 |
区级 |
211 |
2012 |
赵洁 |
《新课程下阅读教学培育健康人格的方式和境界》 |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
国家级 |
212 |
2012 |
赵洁 |
《异质融合建构文本意义,个性解读实现“绿色”教学》 |
江苏省教育厅师资处“园丁杯” 三等奖 |
省级 |
213 |
2012 |
周奕 |
《对数学解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214 |
2012 |
杨娟 |
《培养高中数学交流能力的教学》 |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215 |
2012 |
严志才 |
《高中历史教学中贯穿哲学思想的研究》 |
江苏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216 |
2012 |
崔勇 |
《感恩教育:释放学生内心深处的力量》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217 |
2012 |
许光英 |
《政治课堂性境创设与教育有效性初探》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218 |
2012 |
王翼成 |
《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之重视地图的利用》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219 |
2012 |
顾涛 |
《化学探究实验在高中新教材中的重要作用》 |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220 |
2012 |
张娟 |
《浅析化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221 |
2012 |
韩丽 |
《浅谈如何使生物课堂生动有趣》 |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222 |
2012 |
陆燕妮 |
《艺术教育与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调查报告》 |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223 |
2012 |
钱玲玲 |
《精彩的动漫课堂—动漫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与研究》 |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二等奖 |
省级 |
224 |
2012 |
钱玲玲 |
《在动漫社团中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心理品质》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225 |
2012 |
秦旻 |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一等奖 |
省级 |
226 |
2012 |
沈红 |
《运用想象因素"催化"学生完善美》 |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227 |
2012 |
吴燕 |
《色彩教学中对学生气质的培养》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228 |
2012 |
严桃梨 |
《在自立自学中发展思维完善心理》 |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
省级 |
229 |
2012 |
虞赛玉 |
《艺术人格化——艺术教育与人格培育》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230 |
2012 |
庞金南 |
《浅析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手段运用“三忌”》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231 |
2012 |
杨姗姗 |
《中学艺术教育中舞蹈教育的实践和研究》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一等奖 |
省级 |
232 |
2012 |
杨姗姗 |
《给高中声乐教师的一点建议》 |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三等奖 |
省级 |
233 |
2012 |
倪翔 |
《让信息课堂充满乐趣》 |
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 |
省级 |
234 |
2012 |
蔡文杰 |
《历史教学中问的艺术》 |
常州市教育学会二等奖 |
市级 |
235 |
2012 |
陈擎 |
《学校艺术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研究》 |
常州市教育学会一等奖 |
市级 |
236 |
2012 |
沈红 |
《从感物到感悟的转变》 |
常州市教育学会二等奖 |
市级 |
237 |
2012 |
严桃梨 |
《利用高中美术专业教学影响学生性格发展的研究报告》 |
常州市教育学会二等奖 |
市级 |
238 |
2012 |
孙旭 |
《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
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二等奖 |
市级 |
239 |
2012 |
俞秋锦 |
《个性化差异下的因材施教》 |
常州市教育学会三等奖 |
市级 |
240 |
2012 |
虞赛玉 |
《艺术教育与人格培养的思考》 |
武进区教育学会一等奖 |
区级 |
241 |
2012 |
陆燕妮 |
《区域性卡通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
武进区教育学会一等奖 |
区级 |
242 |
2012 |
孙旭 |
《高三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心理意向现状调查与发展》 |
武进区教育局一等奖 |
区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