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沈纯芳
“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这是刘云山同志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定义。刘云山同志认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课题。
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弄清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每一个人都要先自知,然后才能明白为了谁、依靠谁等问题。作为一校之长,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三个问题更是有着深切的认识和体会。
要清楚“我是谁”。
不知从何而来、不知身处何处、不知自身分量、不知心力所向,就是不清楚我是谁,就是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就不可能产生正确的思想。一旦如此,人就可能忘本,就可能把自己看得太轻或太重,甚至迷失方向,不知何去何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回想学校从三星级高中创建成四星级高中,我们最可依赖的,始终是全镇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全心帮助。“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作为一所四星级高中的领头人,我要更清楚地知道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更清楚地知道我应该为谁而干、是谁让我干、依靠谁来干、我要干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带领教职员工追求优质发展的合格校长,学校才能成为群众期盼的理想学校。我认为,不管是作为校长还是普通教师,只要是学校一员,都要经常问问自己: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只有这样经常问问自己,才能保持头脑清醒,才不会忘乎所以,才能始终明确奋斗方向。其实,作为国家一员,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任何人都应该明白,祖国和人民才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是你事业和生命的最大依靠。
不知“我是谁”的人,在学校中是否也有呢?是否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是否有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是否有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监守自盗的?是否有整天无所事事、尸位素餐的?是否有成心索取、无心奉献的?等等。大凡这些人,都是没有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没有牢牢记住自己的职责、这些忘记我是谁的人,其思想认识就必定逃离自己,必定灵魂脱离了躯体,而没有了灵魂的躯体会有好的人生质量吗?
要明白“依靠谁”。
苏芮的一首老歌,《酒干倘卖无》曾经打动了无数人,歌词更是感人:“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是的,没有学校哪有教师?没有学校这个集体哪有个人的发展和生活?每一个人,在正常发挥自身才华和能力的同时,都免不了依靠他人、家庭、集体和组织,依靠社会、国家。所以,作为教师,要时刻牢记学校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础——可以说,学校是我们提升能力、充实生活、施展才华、支撑小家庭经济来源的依靠;而从更为广阔的层面来看,伟大的党和国家是我们安居乐业的最大依靠;而与他人和谐相处、通力合作是我们相互依存的必由之路。因此,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百姓,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一线教师,都应该明白依靠谁和怎么去依靠。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作为学校一员,要全心全意依靠教师,相信学生,才能无往不胜。党的政策明确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都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真正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真心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请教,掌握群众所思、所困、所恶、所盼,真正做到从群众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动力和方案,和群众一起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学校作为基层事业单位,是一个大熔炉,是主要由一线教师开辟的最火热、最丰富、最生动的课堂。只有深入一线课堂、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并深入学生之中,我们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有的放矢,我们期待的教学质量提升才更有底气。也只有这样,我们学校才能更加有效地优质发展甚至跨越发展。
要知道“为了谁”。
为了谁?答案肯定是不一致的,有人说为了祖国和人民,有人说为了集体和学校,有人说为了父母和儿女,还有人说为了事业和前途,诸如此类的说法我们先不评价其对与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唯己而为是最可怕之为。人要有感恩之心,要有回报家人、他人、学校、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心理动机和自觉行为。人是不可能绝对独立生存的,是因为有了国家、有了优越的社会制度和体系、有了集体、家庭、他人,才有了自己生存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只从自己出发,一切为了自己,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只为自身利益而动,人类早已灭亡。而人类之所以还没有消亡,就是无数人知道为了谁,就是因为有无数人在自觉的、无私地为人类生存发展在思考、探索,就是因为无数人在相互扶持、关爱和依存,才有了如今的世界。
教师“为了谁”呢?答案不言自明。作为教师,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在自己的全心付出和精心指导下,学生迈过成长的沟沟坎坎,享受成功和人生的幸福。我校以“让学生收获成功”作为办学理念,正是明确地宣告了“为了谁”的问题。教师的工作岗位,因其培养人才的特殊性,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身在这个岗位,弄不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不想方设法去为学生服务,这个岗位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在这个岗位上的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我认为,无论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还是普通教师,只要你是学校的教职员工,那么评判你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要看你在本职岗位上的追求和奉献;是要看你通过自己的付出,为学生带来的促进和成长;是要看你是否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真正“被需要”。当你做到了这些,你也就真正明白并践行了“为了谁”的问题——这也是全体教师在目标定位上必须明确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