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学 爱家乡”科普旅游第三站
游武进博物馆,览古城古迹
5月24日下午,洛阳高级中学团员青年在团委刘超书记的带领下,踏着追寻古城古迹的脚步,走进了武进博物馆,在文物的成列下,一睹其当年的雄姿风采。
走到武进博物馆的门口,你会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与敬畏。一层,三扇漆着红漆的大门庄严的屹立在那,仿佛在宣告着他们的地位,他们宛如三位红色的巨人正捍卫着自己的领地,其气势不言而喻。二层是仿汉代建筑,外形古朴典雅,雄伟庄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般到了汉朝,目睹了在那“千古一帝”统治的国家下,百姓生活安康,国家昌盛的样貌,连他们的建筑也透露着那丝丝由帝王带来的尊贵。武进博物馆的陈列区设四大展厅:“史河流韵”、“馆藏书画”、“春秋淹城”和临时展厅。
四大展区之一的“史河流韵”。馆顶星空的图案不断变幻的花样,仿佛代表着时间长河如今正在悄悄的流转。这一展区文物种类繁多,但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芙蓉双庙宋家杅出土的青铜剑。它的剑身中脊起棱,刨面呈菱形,剑柄上有两道团圆形凸箍,光从刀锋的锋利程度便可看出筑剑者的精湛技艺。在烽烟四起的战国,“一将功成万骨枯”,一柄好剑背后的鲜血是让人胆颤的。即便这把剑在历史的洗刷中已经收敛了它的锋芒。却依旧能让我切实的感受到专属它的霸气。
欣赏完“史河流韵”在往里走一点便是“馆藏书画”。武进博物馆的镇观之宝——双鹰图便收录其中。这幅画由刘海粟、夏伊乔、黄胄、陈大羽合作完成。刘海粟、黄胄各画仰首远眺、低首俯视苍蝇一只,陈大羽、夏伊乔分别补绘树枝和枯藤。这张画笔风有力、画物有神、题诗有韵,可谓是传神入目的佳作。一副倾注了四位大师的画作其风韵只可意会不可言转,甚是独特。所以还是要亲自看了才能领会其奥秘与瑰丽。
如果说水墨山水给我们带来的是视觉的享受,那么接下来的“春秋淹城”展区则是给我们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淹城距今已有2700余年,它独特的三城三水结构成为古代国家防御的典范。同事它也享有“江南第一水城”的美誉。纵观淹城历史,人们也许不会记起这个国家的崛起与衰落,但是这个地方所流转的故事“淹王斩女”却让人在惋惜与凄凉中,感受到了这座辉煌古城后不为人知的伤痛。淹城所展出的文物数目众多、底蕴丰富,但让人颇为惊叹的便是独木舟,独木舟尖头敞尾,尖头微上翘,舟尾敞开宽而平,舟身较薄,是春秋时期水上交通运输的工具。在那落后的时代,用这薄薄的独木舟撑起了水上的运输,可见独木舟本身的价值也是很大的。小小的一叶独木舟看似承受不起,事实上却颇有效用。一件物品的价值是可以从它承受的多少中看出来的吗,所以这次我怕为这叶独木舟儿感到震撼。感叹它承受了这么多却依旧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
常州武进市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江南古邑,其史迹辉煌、风土衍沃、人文荟萃,早已闻名遐迩。武进博物馆更是包揽了许多这座古城的文物,让原本风姿卓越的古城增添了份庄重与肃穆。武进博物馆里的物件,是武进古代繁荣的象征,虽然古淹城不复存在了,但悠久的武进淹城文化却一直延续了下来,我们要坚信,只要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从小 、爱科学,一定能让武进重现历史上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