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我是谁,倾心为学生
洛阳高级中学 蔡建泉
我是谁?为了谁?
我是教师,我为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我是谁”的时候,引用了河南内乡县古县衙内的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言简意深,既形象地解读了“我是谁”,又生动地阐释了干部对于地方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人民教师,我努力做好三种人。
一做“普通人”。每位同志都要和师生同坐一条板凳,切不可高高在上,或有“优越感”。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学生是我们就业岗位的最大提供者,我们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和党员的使命与职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丢掉面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真心诚意与群众和师生交朋友,与他们打成一片。
二做“服务员”,践行服务意识。要把师生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与师生员工同甘共苦,更要吃苦在前。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心上,努力创设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竭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素质发展;把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放在心上,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和平台,激励他们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使他们感受职业价值和成就感。把家长的希望放在心上,为他们的孩子提供快乐、健康和安全的学校教育,让他们放心,信赖学校的教育。为地区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做“领路人”,带领师生发展。要求我们切实加强服务指导,要充分利用教育政策和办学条件,为师生的发展出谋划策,帮助师生排解困难,引路搭台,实现发展。
作为教育人,要在牢记“一切为了群众”的同时,更加突出服务于师生的发展,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群众和教师感受教育的价值和幸福。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的宗旨。我认为,只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办实事,把群众装在心里,为了群众利益出发,想干事、干成事、干好事,才能称得上是“为群众”。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的变化和幸福,感受到了知识在改革中的作用,更感受到了知识对于提升生活质量甚至改变命运的重要贡献。知识受到了人们所未有的重视。就学生而言,进入学校,他们充满了好奇和希望,对知识更是充满了渴望和期盼。至于教师,他们也希望在美丽的校园中播洒希望和种子,培育参天大树。学校教育工作是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成为师生成长和和谐发展的摇篮。
一是要优化育人环境 作为学校首先要根据学校核心文化,设计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文化环境,以典型的物质环境突出反映相关文化要素,陶冶心灵,启迪智慧。其次要通过系列学校文化活动和相关德育活动,工会活动增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加强沟通,培育深厚的情感,以培育良好的人际氛围。
二是要提高教师素养 作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教师的个人素养是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决定因素。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社会和学校共同的愿望。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引导,提升教师的德修养,让每一位教师带着爱的情怀走近学生,用爱的眼光观察学生;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锤炼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让每一位教师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带领学生学习的走进知识的丛林,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三是要提升育人质量 工作中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的,独特的生命个体,带着尊重和爱心悉心教育。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注重规范和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活和学习习惯。重视落实各类课程,让每一位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汲取知识和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发展不同学生的素质和特长,服务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