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iPad带来的教育新革命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王宏亮)
(邮编:213104 电话:13776819758 邮箱:1057650646@{域名已经过期})
2010年1月27日,在旧金山欧巴布也那艺术中心,苹果CEO斯蒂夫·乔布斯展示了一款平板电脑。它轻薄美观、随时在线,将被用来浏览网页、阅读书籍、处理邮件、观看电影,当然还有玩游戏。它就是iPad!iPad,一个小巧的触控屏平板电脑,为现代人类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当初乔布斯预言的“重新发明电脑”到渗透教育、汽车、医疗、航空等各行各业,iPad 普及的速度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却也在情理之中。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到了“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其实,作为功能强大的新一代多媒体产品,成为教育教学装备,走进学校,走进教室,是必然的趋势。现在谈论的应该不是要不要使用教学的问题而是如何使用的问题。笔者以为,小小iPad将带来课堂教学的新变化。
变化一: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了数字化教材、动态教材、立体化教材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教材。数字化教材有别于传统教材,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纸质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为适用于各类电子终端的互动性教材。据了解,目前iPad教育类应用软件有6000多款,其中70%左右属于免费产品。
iTunes u是一种网络公开课形式,世界知名的一些学校,如哈佛、牛津都把自己的课堂音频、视频或公开展示课放在网上,可以通iTunes u这款软件来下载,而且大部分资源都是免费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资源。iPad与传统的多媒体相比,体积小、容量大、携带方便,只要开发设计出相应的电子教材和配套软件在其上运行,必定受学生欢迎。美国四大教育图书出版社之一的哈考特为iPad开发了一套代数课程《Fuse: Host Mc–Dougal 代数1》,并面向加州四个学区的6所中学发放了400台iPad课本,暂定为一年实验期,学生可以实时访问400段来自教学专家的讲课视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哈考特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个新的应用程序“标志着在课程开发方面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课程开发的目标不仅是提供一流的内容,而且还要提供各种不同的方式,使得学生和老师都可以获得个性化的教学体验。”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具备这样的客观条件,譬如从网络中可以找到全球知名高校、中小学的课件以及中外名师的多媒体教案。PPTV制作的如《子午书简》《名家讲坛》《名师大讲堂》《名诗欣赏》《经典朗读》等文化文学类节目,我们都可以利用iPad的功能特性,转化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资源,拓展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化解学习难题,加深对祖国文化文学的深刻领悟。
变化二:转变教学形式,提高学习效率
iPad轻便灵活,一次充电可以使用7小时以上,有效地保证了在教室里上课的连续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更多学科利用电脑开展教学成为可能。
iPad操作简单,触控灵活,是所见即所得的学习方式,学生易掌握,在实验过程中,从未接触过平板电脑的学生只需经过1~2课时的培训,就可以熟练地进行操作。
iPad采用无线网络连接,与其相关的其他设备也均采用无线方式,课堂上教师、学生可随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投放到大屏幕上,与大家进行共享交流,提高了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的效率。
iPad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iPad代替了纸质课本,老师与学生通过互联网下载所需要的资料,同时共享,在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出问题并在网上找依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基于iPad设计的数字化教材具有更强的真实性与更好的互动性,用iPad阅读电子书和阅读纸质书的体验完全一样,学生手持iPad的姿势如同捧书,翻页的动作也像翻书,就连用双手操控也和平时读书别无二致,学生可将iPad转为纵向浏览单个页面,也可横向模式同时浏览两页内容。此外,iBooks页面导航仪可直接显示读者读到的位置,学生可以使用书签功能对部分文字加亮,并做好笔记。当想暂停阅读时,iBooks能在读者的所有设备上自动保存离开的位置,以便下次直接返回继续阅读。
此外iPad的其他应用程序也扩展了课堂以外的学习体验,可以方便学生体验互动课程、学习辅助等,每个人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程序,丰富课外学习。iPad便捷的交流、学习工具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随时随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学习。学生在日常使用iPad时,会浏览学习资源、观看照片、视频等并就此相互探讨,这些都有助于非正式学习的实现,让学习无处不在。
变化三:落实主体地位,实现以生为本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发展,真正实现以生为本。iPad进课堂,学生能够在教师整体进度下,自主确定个性化的学习进度,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就更具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课堂练习反馈学习情况。尽管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和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但真正能被关注到的学生比较少,毕竟练习时间有限。iPad进入课堂,学生在iPad上完成作业,完成情况能够实时在教师的电脑上显示出来,有利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尽可能多的情况。如果软件设计到位的话,教师也许都能够像在机房一样,看到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的讲解可以因此更具针对性,和学生的交流可以更具广泛性。
iPad实现了分层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老师扮演的角色则是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需求点及兴趣点所在,实现因人施教,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iPad,课堂总是触手可及,学生的自学也就无处不在了。只需轻点iTunes u图标,便可学习世界各地教育机构发布的350000多个免费讲座、视频、读物和播客内容。教育云,不仅仅是资源的云,更是超越课堂的智慧火种。云教育的力量正慢慢发酵,酝酿着“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逐渐兴起。
iPad作为新兴的教学媒体,代表了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引入iPad,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使用iPad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摆脱传统的“工具观”,用“超越”的观点来指导教学。仔细观察易发现,虽然教学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但不管怎么变,都不能悖离教学的本质,改变的只是教学方式,不变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违背将其引入课堂教学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