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西递写生”征文评比结果
一等奖
高二(7)周芯雨 高二(6)彭祖赐
高二(5)董宇杰 高二(4)钱 君
二等奖
高二(4)胡 亚 高二(4)徐 璐
高二(4)宋丽娜 高二(5)沈凌峰
高二(5)马丽莎 高二(7)明 甜
三等奖
高二(4)杨 帆 高二(4)常丽娟
高二(4)刘 湘 高二(4)王 萱
高二(4)孟明月 高二(5)朱莉莉 高二(7)黄梓露
西递印记
高二7班 周芯雨
江花与芳草,可染我情田。
如果迷茫恰逢空闲,出游便是最好的选择,高中的威压暂缓,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似已移开少许,春日的扉页,魏晋的风骨,好像在我抵达安徽时才徐徐展开,使人惊觉。那山水,相映成趣,最懂诗的村庄,像原野回应内心渴望的律动,这就是我与西递的初识。
身在安徽的我,此时便只愿活成李渔。四季奔波,却不误闲情。而我只是奔忙于画作,暇于采景。李渔眼中世界,雨有肥瘦,花懂惧戒,稻米饭的香气,粗朴却令人欣喜,秋海棠是女子的断肠泪,而“蟹”是命,可为它倾家荡产,好一个吃货,我亦是如此。
春日可踏青,出游宜喧嚷。在我看来,该闭藏时闭藏,而该宣畅时自然是要宣畅的。人道是,春笋之鲜,断不可错过,“蔬菜中第一品也,鲜羊嫩豚,何足比肩”,我想这蔬菜第一品,与西递特色美食毛豆腐相配,岂不美哉。毛豆腐的毛,在下油锅的一瞬间萎缩,与豆腐合二为一,做好的毛豆腐外脆里嫩,飘香四野。
美酒当配之以歌舞,美食嘛,自当山水来配,我便逮着空,拉上三五好友,挟着毛豆腐的清香,一路清闲悠哉,乐哉,引得路上行人纷纷侧目,抽鼻。我们一行人沿着山路,拾级而上,累了便在半山腰小适休息。而我正尽兴,不久众人皆在吾下,继续行至山顶,小憩于亭,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山水花卷展开于眼前。我是个俗人,无甚感怀,待得友人登顶,一起吃着嫩笋豆腐,山风拂过旅人的发髻,脆脆的鸟啼可拿来下酒,便觉惬意。海子说:“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扑打面颊,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和植物一样幸福。”思之甚是。
我在西递的生活可不止惬意,还可偶遇发乎自然的美,相互搀扶的年迈旅人,为心上人采花的男子,把儿子扛在肩头的父亲……每一种美好都是灵魂的闪光,灿若星辰,仅仅因此便令我对此地生出无限的眷恋。
心脏一天可将7顿的血液运送10公里,今日,我的血还在10公里的路上,未走完,路便已经通往家乡,西递只能无可挽回的离我而去,可幸的是记忆并不会。人人皆背负生命的重量前行,我只愿被着美好的记忆前行,亦步亦趋。
虽知道前路清冷且茫茫,愿为美好而努力——带三分天真,七分热忱。
写生所得
高二(6)班 彭祖赐
西递短短几天,于我而言,却是收益颇丰的,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技术上。
先是从精神上讲。
西递的气候变化无常,早上或许还是冰冷刺骨,而正午却又亦可能烈日当空。湿度过大引起的不适,更是不必多说。试想,烈日下,一人手持画板,面对琐碎的画面细节,而不知如何表达,画出的画面不尽人意,这便是美术生最大的烦恼了。而这时太阳火辣辣的照着,阳光刺的睁不开眼,便真是“一肚苦水无处倾吐”了。放弃,便无法正视内心,“为何来,又该何去”?只得沉下心来,继续推敲。而你一旦静了,便发现下笔如有神助,结束后,画面太多不会太差,便觉得有了成效,正如同清风拂过,身心便都得了最好的慰籍。正如前面所说:“绘画所需的先提便是耐心!”坚持,是成功的前提。“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走完,也可见曙光。其次之余,便是热爱,既无法逃避,尝试去喜爱,自会多见成效,也唯有热爱,才可助你静下心来,周边的强者必是一边微笑,一边走向成功。
再讲技术上。
蛮干的,执拗的,必不可获得真正的成功,这也是我最大的收获。师者评讲作品,部分表面华丽而不取,我的起初也位于此列,老师称为“能画,非会画”。而后在注意师傅的教导,“近实远虚”,“近繁远略”,“画面中心”,虽利用不可说十分顺手,但也懂得于尝试,终于得到其赞许,自喜。学美术,为学技法,如无技法,则不为学。试想,在多门画派中皆得通法,方得贯通,技艺才能得以进步。相信,不少人于此行中已寻到了道,便可进行道的前行了,最终得以圆满。
有人说:“写生无用。”我说:“未曾试,又怎知无用!”贴近真实,感受自由,才可变美术为艺术,真正理解其之源。一味听与看,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最多称为“抄”,唯有真正深入,也能算创作。
距省统考不过数月,甚至可以说“弹指一挥间”,有的人还未寻得“路”,或者说从未想过前行,而有的则如我般恰巧寻得一条“路”,却未有过过多的积累,而有的,则已远出我们数步,数年的磨练与天赋是不易越过的。而依靠于美术实现理想的我们,当真有了为此奋斗的坚定决心了吗?正如老师所说:“有的人厉害,早已走在前面,他们还在往前走;有的人一般,他们不想动;有的人却已落后一大截,还在观望。那么,你拿什么跟人家比呢?”美术是公平的,付出当真会有收获。没有人完全没有天赋,那只是失败者的借口。所以,在这短暂的几个月里,我们更应当“快马加鞭”,奋起直追,避免过往的努力付之东流。
一次写生,我却想了很多,得到了很多,有人说我或许是矫情,但我却认为这是“成长”。因此,我真心感谢这次写生,感谢学校,让我找到了艺术的大门。
百年后的相遇
高二(5)班 董宇杰
薄雾氤氲,细雨霏霏,远山雾霭迷蒙,近池涟漪圈圈。雨,慢悠悠,慢悠悠的如樱花般飘扬而下。它们悄悄地躲进这名为西递的水墨画中,只留下一丝淡淡的清香,叫人去追寻其踪迹。
大巴宛如一叶扁舟,在金色的油菜花浪里起起伏伏。细雨迷蒙,小镇的身影越加的模糊;而恍惚间,西递的身影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打开车窗,任由清凉的雨珠扑面而来,我愿化作雨,让风带我去那魂牵梦绕的地方……
4月8日,乘着清凉的风,来到高大的古镇牌楼前。刹那间,厚重的历史气息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斑驳的牌楼仿佛打开了一个光怪陆离世界的时空隧道,矗立在这里,诉说着300多年前胡氏的繁盛和光荣。但是在时间的摧残下,一切都显得不堪一击,“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如今,剩下的,只有一座牌楼,孤独的在西地一隅角落,默默的守护着可爱的地方。
穿过一座石拱门,映入眼帘的是那曲径通幽的小道,漫步在古镇,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桑田美竹之属”,这里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也有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秀丽山水。
驻足绣楼前,阳光洒照阁楼板,暖洋洋迷离恍惚:一声轻叹脂粉传香,秀女绣楼眉头锈,细绣荷包暗自愁,梦思郎君空幻影,闺阁心怀与谁羞。佳人俏脸微红,手捧绣球,默默的等待自己的如意郎君。“桃花源人家”这几个字承载了多少爱情故事呢?高高的马头墙、湿漉漉的青石板、幽深交错的街巷、黛瓦粉墙的屋宇、兀自矗立的牌坊,与青山、绿水、雨雾一起构成了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烟雨中的西递庄重、静谧、安怡。
古道幽长,穿过几个小巷,送我去西山之巅,只见绿水倒映着青山,青山拥抱着古镇,古镇城的万家灯火,青烟袅袅,西递犹如熟睡的婴儿,静谧的安睡在这幅山水画中。
初识西递,感觉西递就像少女初恋般的羞涩,手捧画板的我,竟不知如何下笔。但感情不都是要经过磨练才能碰撞出爱情的火花的吗?一笔又一笔真挚的笔触,最终描绘出心中那最美的溪地。
西递,这一次与你相遇,仿佛隔世百年,若一次百年后的相遇。你的出现,我自始至终觉得那是在梦境里,是前世早已的约定。
真很抱歉,西递,与你才刚见面却又要说再见了!
4月12日,别离的乐章悄然奏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看着西递,越显模糊的声音,我知道——不必追。
踏遍青山,这边风景独好
高二(4)班 钱君
总会有这么一个地方,在没遇见之前,它只是远处的他人的故乡;遇见之后,便在你心间一卧千年,再难磨灭……在春天,我邂逅了西递。
四月的暖风,如同清澈的溪流,涓涓流淌。西递似一片静谧的绿洲,连空气都带着甜味。我的身与心彻底被那无法抗拒的力量慑服了,顿时瘫软如泥,沉醉如酒,如同一只徘徊于花丛的蝴蝶,不知该在何处停留。暖暖的阳光倾泻于成片的花田,徐徐的清风拂过我的耳畔,我静静地漫步,寻觅一个安静的角落,坐定,打开画板,将那眼前的美景、心中的锦绣山川,融于笔尖,绘于纸上……
清风拂过,树影婆娑,暗香悠然浮起,心神陶醉,在西递的乡间小路上,每一个细胞都浸润在淡雅的芳香里,沉醉于静谧的古朴之中。古徽州的粉墙黛瓦铺在天青色里,直击心灵。笔尖与纸的摩擦,笔锋与纸的接触,一横一划,一轻一重,或远或近,或曲或直,一笔一笔的勾勒出属于西递的故事,一村子的青蓝水月,水清莲香……
香醇如酒,潇洒如诗,清幽如画。一支墨色的笔,一张米色的纸,装下了粉墙黛瓦,装下了满堂花醉,装下了徐徐落日,装下了幽长村巷,却没能装下拥有这一切的你——西递。但我也只能用笔,把你绘于纸上,绘于心间。西递,多好的名字啊,读来音韵流美,唇齿生香。哪怕再多再多的作品,也画不出你本来的模样。西递,为何岁月独把你生的如此静美;为何你置身于这喧嚣中,却独留一份安宁。
黛色的瓦、粉色的墙、远山的落日、狭窄的村巷、田间的雉鸣、倚门候望的老人、荷锄间谈的农人……在笔下一点一点绘成属于你的风景,在我心中刻下你的印迹。
曾经听过这样一段话:
书卷里的词阙千行,停驻了最美的时光。这一抹写不完的念想,我该怎样收场?
红尘难断故人相逢,等来了不悔的情深。这一次结不尽的缘分,我该怎样永恒?
万里江山风景如画,墨染了心间的牵挂。这一场战不完的飞沙,我该怎样无话?
空城旧梦相识如初,眷恋了那年的刻骨。这一刹诉不尽的荒芜,我该怎样放逐?
那么,再见西递,在将来的某一天,我总会再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