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构建学校美术特色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课题方案>>文章内容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构建学校美术特色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7日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超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构建学校美术特色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开题报告

洛阳高级中学  (执笔:秦旻)

 

本课题于20186月设计立项,并着手建立研究组织、学习理论文献等研究准备工作。20189月被批准为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备案课题。

 

一、课题概要

(一)概念及界定

  1.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互联网+教育利用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2. 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

    资源共享平台是基于网络的资源分享,众多的网络爱好者不求利益,把自己收集的资料通过一些平台共享给大家的平台。

    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是学习共同爱好者们分享微问题、微知识点、微观点、微资料的互联网资源的平台。

    高中美术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即高中教育阶段围绕高中美术教育的教学课程与延伸学习课程或学术交流展开的微资源共享平台。其形式一般有网络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和微信微资源共享平台。

     

  3. 背景与价值

    1、国外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与“互联网+”相关的研究有:美国发明家和知识创新者 Douglas Engelbart 提出来一项研究计划,题目叫《增进人类智慧: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个概念框架》研究中强调了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增进智慧的协作工具来加以应用的可能性提倡个人计算机的广泛传播,解释了如何将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的计算机网络”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大规模的、世界性的信息分享的效应。

    “互联网+教育”领域有影响力的相关研究成果应属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这个概念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和使用。比较有名的实验案例有4分别是哈佛大学对三门课程SPOC实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POC实验及推广应用麻省理工学院的MOOC课程进行SPOC实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全球校园的微型SPOC实验

    近几年来,国际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无论是SPOC,还是MOOC,大部分都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小范围实践验证和理论思辨,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也产生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2、国内研究现状

    从教师教育角度看,“互联网+教育”的优越性自然毋庸置疑。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以慕课、微课程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课程资源得以共享,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显然,互联网已成为改变教育的重要力量。然而,现在许多教育机构做的互联网+教育”的质量却明显不佳。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说:“我们看到很多网络学习或在线学习,浅层学习明显。‘互联网+教育’似乎只是把老师的粉笔黑板变成了讲稿课件。”简单的信息浏览、机械的操作和练习,其实仍然只是死记硬背的重复训练,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内鲜少有学校或教师对这一问题作过学科系统研究,也很少有学校或美术教师对这一领域作学科系统的构建研究,只有其它学科的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过一些理论或实践的尝试。而与此相关的平台网络上不下千种,有关高中美术教育的数量却相当少,且质量均一般,不详细列举。

     

    3、研究的价值

    该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学校美术教育的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目的是通过构建学校美术教育的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加强美术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的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同时更方便有兴趣的学生课余上网进一步深层次的学习,培养学生多维度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构建美术学科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本校发展美术教育特色研究和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为建立全新的美术课程开发新的样本。

    2)通过构建美术学科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提升本校美术教育课程教学的品质和效率。

    3)构建学校美术学科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美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开发策略进行系统研究,形成新的美术教育研究形态和模式及理论。

    4)利用互联网构建美术学科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图像识读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扩大学校美誉度。

    (三)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4. 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传统美术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5. 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美术教育微资源进行融合,探索新的美术教育理念和体系。

  6. 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究新的美术教育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学校美术教育特色课程系统。

  7. 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高中美术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8. 促进教师教育资源技术开发能力的提升,并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2研究内容

    1)根据调查问卷、教师学生访谈结果,调查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寻找学生和教师最希望在微资源共享平台上看到什么样的微资源学习内容,确定老师和学生对于微资源学习平台内容的质量要求。

     

    2)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传统美术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促进微课及微型资源的制作研究与实践,创新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寻找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优化现有教学资源内容。

    3)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高中美术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4)利用美术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和微信共享平台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四)借鉴与创新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近几年来,很多国际大学已经采用了不同的形式混合学习。国际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无论是SPOC,还是MOOC,大部分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实践验证和理论思辨,也属探索阶段。能够适用于高中美术教育的资源的平台却也是空白。

    而在我国,教师在网上发布作业或网课,学生们下载作业完成或听课学习,在QQ群或微信群讨论功课以及上网搜寻资料等等已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习惯。通过互联网互相讨论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学习进步,初步建立了“互联网+教育”的学习方式。但是,教师和学生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内能做的学习交流不仅限于此,“互联网+教育”的学习方式尚未进一步挖掘,“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尚未发挥至更大。

    从现有教育机构看,“互联网+教育”的质量明显不佳,也缺乏具有权威性或口碑较好的微资源共享平台,不能满足师生利用零碎的时间高质量地进行更进一步学习和交流的愿望。

    综上所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构建学校美术特色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2本课题可能的创新之处

    1、利用互联网+,最大限度地为师生搭建与课本知识相关联的学习微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保证平台的质量。

    2、利用互联网+为师生搭建学习微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结合现有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可能产生学校课堂+线上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互联网背景下的“教”与“学”可能产生新的教学形态研究。

    3、在研究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研究能够丰富学校美术特色教育发展理念。重审和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的特性,有利于全面推动学校美术课程建设与发展,全面提升美术教育品位,打造学校美术教育特色品牌。

    4、通过研究,提供鲜活的学科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的实践案例,探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五)思路与方法

    1基本思路

    1、明确研究方向,制订研究方案: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梳理相关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借鉴,寻求理论基础。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了解高中美术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的要求和建议、认识程度及实际能力,分析数据后制定研究方案,保证课题研究方向明确。

    2、打造研究团队:招募有相同研究意向和爱好的组员,根据所有组员特长分配研究任务,分工合作,以保障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

    3、加强实践探索: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其他形式的实践,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效果,确保高中美术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的质量。对平台构建过程、实施效果、实践经验等进行总结,形成研究报告,最后完善平台。

    4、加强交流推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构建立体交流平台,促进研究成果的交流、发表,以获取各方面反馈信息,不断充实平台、完善平台,推广使用,便利师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梳理相关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借鉴,寻求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设计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美术学习的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进行教师、学生访谈,写出分析报告。确立美术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上的构建方向。

    3、行动研究法:根据理论和调研分析,确立构建高中美术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的策略。并分工明确研究任务,付诸实践。

    4、比较研究法:比较高中美术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使用前后的效果,为研究的过程提供修正数据和经验。

    5、观察法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微资源学习平台的使用实践反应及实际情况,及时修正研究的方法和策略,达到最优化效果。

    6、个案研究法:这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剖析现有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为个例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

    (六)过程与计划

    本课题计划3年时间完成,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将分下列四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9月—11月)。学习相关理论,起草课题研究方案,成立研究组织,初步探讨研究方向,确定研究主题和内容。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1月)。课题组员探讨、论证、学习理论基础,分工合作,明确研究,完成研究理论梳理工作。

    第三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9年2月—2021年4月)。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践,对实施过程中分阶段进行自我评估及反思总结,产生的经验进行理论分析、总结提炼,不断完善和修正研究方案。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21年5月—6月)。对本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和反思,请专家评审、鉴定。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构建立体交流平台,促进研究成果的交流、发表,不断充实平台、完善平台,力争推广使用,便利师生。

     

    二、前段工作

    1、招募有这方面研究意向和研究经验的课题组成员。

    2、召集组员,学习相关理论,起草各自课题设计方案,成立研究组织,初步探讨研究方向,确定研究主题和内容。

    3、梳理课题研究中涉及到的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制作技术,学习相关理论和技术,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三、下步打算

    1、起草课题开题报告,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组员探讨、论证、学习理论基础,分工合作,明确研究,完成研究理论梳理工作。

    2、初步建立网络微资源共享平台,初步试用,不断发现问题并改善平台,做好总结和反思工作,积淀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本课题的实践研究阶段的推行打下坚实基础。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构建学校美术特色教

    育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课题组

    20181017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洛阳高级中学信息组
    制作: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阳光路 邮编:21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