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随笔
执笔:李佳英 时间:2019.4.9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 |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培养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学生自我进步、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政治教学必须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学生主体的参与离不开学生政治学习的自我审视和自行调控,即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少不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传统的学习评价全是老师的事情,学生无权过问,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参与评价的意识,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授予的评价意见。从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才有最全面深入的了解,最清楚自己的发展过程和心理感受,因此学生自我评价应占重要的地位而不容忽视。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有利于政治学习。学生通过反思和评价,明白自己学习政治的优势与劣势,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自我评价作为学习的方法之一,认为“当学习者自己可以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及达到目的的程度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并且对自己学习的所有方面负责”。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势在必行。
那么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在政治课上进行自我评价呢?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
1、知识、技能的自我评价
一堂课临结束时,教师要给学生反思自问的时间,如今天老师讲的是什么内容?我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通过反思,检查对照,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确定补习的方向。一个单元学完了,准备一份单元检测卷,教师批改好后让学生自己订正,如果订正不了,就在旁边打“?”,请求老师帮助。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清楚,对照学习目标,找出差距,今后的政治学习会更有针对性。
2、学习过程、方法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政治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概念和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可设置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使要解决的问题包含其中,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政治。长期坚持,学生会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学习政治的乐趣。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我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我能用政治学术语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吗?”“答案是否正确、合理?”“这种解题策略还适用哪些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反思,从而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3、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自我评价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则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本课程的学习所孕育出来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思想与观念,在分析情境、应对挑战、发现问题、确认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参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即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这是高中政治学习的主要目标所在,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在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同时逐步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使学生行之有法,乐于进行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不仅能使人全面认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而且能使人在认识自己不足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奋斗目标,自我加压,奋起直追,实现更高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