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怀念旧版 | 校史馆 | 网站导航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党群工作>>工会之家>>教工之家>>文章内容
听林书记讲校史故事 向老党员学敬业奉献
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党支部开展党课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1-03-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瑜佳


324日上午,春光明媚,暖风和煦。洛阳高级中学二楼会议室,党员和青年教师济济一堂,共同聆听原洛阳中学党支部书记林培清同志讲校史,说传统。

林培清书记生于1931年,今年已经90高龄,但他仍旧目光炯炯,思路清晰,声音洪亮。1954年,他经由老同志介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迄今党龄已达67年。林书记种过田,当过兵,做过大队书记,后担任洛阳中学书记、校长22年。他亲身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并始终听从党的召唤,在基层岗位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他和老一辈教育人一起为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见证了洛阳中学从无到有、从弱到优的全过程。 

让我们一起听听林书记的故事。

 

出身苦,生活苦,苦难造就实干。

林书记贫下中农出身,11岁父亲去世。作为家中的老大,他很早就参加劳动,扛起生活的重担。但穷苦的出身反而给了他坚毅的性格和奋斗的信念。一路走来,林书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哪有有需要就往哪里去。他应征入伍,去大西北开油田,家乡有需要,他又义无反顾地回乡建设家园。他自己总结:“我这辈子和困难有缘,哪里有困难就去哪里。”林书记说,那时的干部苦啊。担任大队书记,没日没夜地跑,落实百姓们的生产问题、吃饭问题。担任中学校长,桌椅不够,泥草补足,老师、学生不来,校长亲自到家里、田里去请……林林总总,很多困难,今天的人看来不可思议,可当年的人就是这么过来的。

听党话,跟党走,个人服从集体。

二十出头入党,至今党龄已经超过67年。林书记把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能成为一名共产党,是我这辈子最正确、最光荣的事。”林书记动情地说。他时刻牢记“听党话、跟党走”。一生中的几次重大转折,他都毫不犹豫地执行党的决定、服从党的命令。特别是在国家动荡、社会动乱的情形下,应地方党委政府的要求,他扛下了恢复洛阳中学正常教学秩序的艰巨任务,一干就是22年,带领洛阳中学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优的巨大转变。

肯动脑,能创新,方法总比困难多。

7080年代,农村收入低,生活压力大,劳动力倍加重要,教育远远不如现在来得受重视。教师工资低养不了家,学生要负担家庭劳动,要办好一所学校难上加难。林书记等老一辈干部们敢于创新,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好道路。一是顺应改革开放大形势,开设校办工厂解决教师工资补贴困难,提高教师积极性;二是结合地方经济优势开创水产班,培训学生生产技能,为学生谋得多样化的出路。国家恢复高考之后,学校大力主抓高考教学质量。洛阳中学当年曾经涌现出考上清华、北大的优秀学生,佳话流传至今,口碑日益提升。

做好事,做好人,团结就是生产力。

“如果要总结一生的奋斗经验,那就是团结。”林书记语重心长地和青年教师们谈到。当年,受镇党委委托,林书记带领七八位贫下中农进驻洛阳中学。当时派系斗争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复学复课。那个时候,林书记就深刻意识到团结是抓生产力的第一要务。在后来二十几年的学校管理中,林书记始终把“内部团结”放在第一位,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给予老师尊严和信任,为老师们排忧解难,充分发掘老师的长处,做到人尽其才。即使已经退休了三十多年,林书记和当年的同事、学生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大家都尊敬、爱戴这位乐于助人的老书记。

吴立忠校长对林书记等老一辈洛高人的敬业奉献表示敬仰和钦佩。号召青年教师们以此为榜样,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廉洁自律,走好每一步,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了解过去才能珍惜当下,明了使命才能勇于担当。永葆初心,砥砺前行正是共产党人的绝对服从、不畏艰难和开拓进取的崇高精神,才能有今天把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伟大时代。这样的精神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相信,所有的洛高人必将从前辈手中接过艰苦奋斗的大旗并让它继续高高飘扬,不断开创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_5D33144_副本.jpg


IMG_2730_副本.jpg


_5D33082_副本.jpg


_5D33078_副本.jpg


_5D33076_副本.jp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阳光路 邮编:21300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