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构建学校美术特色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小丑的狂欢节》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3日   点击:   来源:   作者:王心予

《小丑的狂欢节》——米罗(西班牙)


47.jpg


《小丑的狂欢节》米罗在饥饿幻觉下创作的。在一个奇特的空间里,所有的东西都一起狂欢。透过墙上的窗户可以看出,天色暗了,星星已经升了起来。但这些并不影响室内的狂热集会。一些音符象征着欢娱的音乐。奇异的红蓝小丑的脸,长长的大胡子,叼着的长杆烟斗,各种各样的野兽、小动物,凳子,桌子,大腿等所有物体,全都十分快活。该画只是画家描绘的一种辉煌的梦幻形象,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象征意义。

画这幅画的时候,米罗并不是无目的地涂抹,而是画了很多草稿,从里面捕捉无意识中闪现出的意念,再把这些意念精心设计在画面上。他用一种儿童般的纯真眼光看待万物,用优美的线条、看似稚拙的造型、鲜亮的色彩和梦幻般的构图来表现画面。画里好像是一个孩子在看完马戏表演后,在他内心留着深刻的印象的东西,充满着稚气和幽默。实际上,米罗要捕捉的正是在一个成年人的心灵中闪现出的童年的记忆。

在所有超现实主义画家中,米罗是最忠实于自己的无意识感受的,他自己也认为《小丑的狂欢节》正是在诗的境界中超越了现实。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洛阳高级中学信息组
    制作: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阳光路 邮编:21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