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构建学校美术特色教育学习微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艺术的内涵与本质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5日   点击:   来源:   作者:王心予

一、艺术的定义(内涵)

美术(art):物质材料和工具+技能技巧+塑造形象(平面或立体)+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只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和情感器官的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艺术的本质(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是实践基础上审美主客体的统一

社会本质:客观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认识本质:文学、美术、音乐各方面的认识。

审美本质:艺术与美

人类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科学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可以理解为人类以心灵观照世界整体的方式,同时也是人类进行艺术生产的方式。我们认为,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是生产形态。

三、艺术的基本特征:

1、形象性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

B、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拾穗者》米勒《巴尔扎克像》罗丹

C、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即典型:《水浒》中的人物形像 阿Q的塑造

2、主体性

A、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马——唐代韩干《照夜白图》元代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B、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马——唐代韩干、元代赵孟頫,唐代曹霸、韦偃,五代的胡魏,宋代的李公麟,现代的徐悲鸿。

C、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西方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审美性

A、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米洛的维纳斯》、《马踏匈奴》、巴黎圣母院、赵州桥等

B、真、善、美的结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莫里哀《吝啬鬼》《伪君子》等

C、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帕提农神庙、悉尼歌剧院。

4、创造性、情感性、自由性

剪纸 墨葡萄图 书法

 

艺术之所以被认为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超越时空的独立自在的“艺术世界”,除了它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精神价值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艺术标志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所拥有的那种宝贵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创造力或者艺术生产力的水平。总之就是说艺术是想出来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是做出来的(生产形态)。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艺术亦是如此。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洛阳高级中学信息组
    制作: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阳光路 邮编:21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