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元
作者:黄公望
类型:纸本墨笔
规格:纵104.7 厘米,横67厘米
藏馆:南京博物馆
该图景物以云气间隔,可分为远近两部分。近景描绘一山间溪流从远处密林中涓涓而来。溪流两岸,坡石层叠,树木成林,葱郁茂盛,山谷之间,云气弥漫,其后远景中一主峰耸立,两旁低峰回护,前伸的山顶平台,使远近之景相互呼应。
该画笔法与黄公望其它典型作品有所不同,除山石轮廓及屋树多以勾点法之外,山石纹理则多用拖擦的笔法,从而给画面增添了一种舒旷洒落的气质。此画布景简洁凝练,意境开阔大方,势态端庄浑穆,平淡天然之趣,由此可见一斑。远处峦峰坡石跌宕交错,丛树虚漾隐约。溪水自林木丛中绕过隐落的山房,蜿蜒而前。溪岸两旁,杂木繁茂,枝叶葱郁,青翠欲滴。在构图及用笔上,旨在描绘淡然、静寂的意境。
黄公望〈1269-1354),平江常熟(今属江苏)人。精山水画,晚年的水墨画运以草籀笔法,苍茫简远,气势雄秀,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其传世作品还有 《天池石壁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