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邀请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杨科老师来校开展师德巡讲活动。杨科老师作了主题为“三尺讲台的英雄主义”的报告。17年的班主任生涯,杨科老师用鼓励代替批评,用真情感动学生,贯彻“三尺讲台的英雄主义”教育格言。报告由洛阳高级中学徐献鹤副校长主持。学校全体班主任和青年教师聆听了报告。
什么是“英雄主义”?
杨科老师向老师们展示了电视剧《功勋》中关于李延年连长给士兵们作思想动员的视频,从抗美援朝士兵由逃命保命到甘于牺牲的事迹中,总结“英雄主义”的内涵,即“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权利和幸福而奋斗”的责任与担当。面对新时期青少年安于享乐、不思进取的现状,杨科老师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我的教师生涯
从教二十多年,17年的班主任生涯,杨科老师结合自己的班主任事迹分享了他对“师德”的理解,那就是顾全大局,身先士卒;不惧挑战、胸有情怀;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由严厉转变为体恤。多年的历练,让他不断刷新对“班主任”这一职业的认识。多年的付出,也让他深刻认识到学生的潜能无穷。多年的磨合,更让他收获丰盈的内心和充实的生活。同为老师,与会老师们都感同身受,感慨万千。
我的培养目标
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杨科老师提出要培养“有正气、有朝气,有锐气”的学生,这也符合“英雄主义”的气质要求。新的历史交汇点上,要求我们的时代青年能不惧挑战,锐意进取,才能勇立潮头。作为教师,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实处,要用崇高的师德去感染学生,要占领思想高地,解放常规管理;要关注个体成长,回归教育本质。
徐献鹤副校长总结发言,认为杨科老师的报告激情满满,正能量爆棚。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教师生涯的低谷、成长、辉煌和反思都分享给大家。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始终在学习的老师,始终在反思的老师,始终在努力的老师。徐献鹤副校长号召全体班主任和青年教师不忘教育初心,永葆教育情怀,在教育实践中开拓自己的教育之路,实现自己的“英雄主义”。
学生好好学习,需要“英雄主义”;
老师教书育人,也需要“英雄主义”。
更确切的说,
三尺讲台上的英雄,首先是老师。
一个怀有英雄梦想的老师,
才能成就出实践英雄梦想的学生。
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