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础知识
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刘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色彩的基本术语和概念,能运用相关色彩知识分析色彩作品。
2、过程与方法:以讲解为主要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逐层深入展开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色彩感觉与修养,达到良好的艺术鉴赏修养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色彩的基础理论要点与术语。
2、难点:色彩的冷暖判定和色调判定。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二)新授
1、色彩的发生:
规律表明,色彩的发生是一种牵涉光、物体与视觉的综合现象
2、色彩的四个要素:色相 明度 纯度 色性(冷暖)
(1)色相:色彩的相貌,是色彩的颜色特征。 简单来说,色相即色彩的名称。
A、三原色:红、黄、蓝 间色:橙、绿、紫
复色:间色两两相调,或一种原色与对应间色相调。(复色中必然包含了所有原色成 分)
B、色系(颜料),以原色和间色分类别 红色系:大红、朱红…… 无色系:黑、白
(2)明度:色彩明暗程度,即深浅差别。
A:同色系明度从高到低排列:黄色系:柠檬黄 淡黄 中黄 橘黄 土黄
B:同一颜色在画面中的明度图示
(3)纯度:色彩的鲜明饱和程度,纯度具有相对性
(4)色彩的色性
A:色性:色彩的冷暖倾向,具有相对性。
B:冷色、暖色:出于人的生理感觉和感情联想,色彩具有冷色和暖色两类相对性的倾向。
红、橙、黄一类颜色使人联想到太阳、热血、革命等,一般被称为暖色。
青、蓝等颜色使人联想到大海、天空、冰冷等等,一般被称为冷色。
3、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
(1)固有色:一个物体在通常情况下给人的色彩印象(概念),如红花、紫花、黄花等 等色彩的区别。
光源色:指某种光线(太阳光、月光、灯光、蜡烛光、色光等)照射到物体后所产生的色彩变化。
环境色:一个物体的周围物体所反射的光色
(2)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
4、色彩的色调:色彩整体构成的总的色彩倾向与面貌
色调的分类:按色相分、按明度分、按纯度分、按色性分等
画面的色调不是简单的一种说法,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构成,同一张画面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方式。
(三)课堂小结
在色彩的学习过程中,必须熟悉理解色彩的专业术语,并能熟练地运用色彩专业术语分析作品,同时多进行好作品的鉴赏,有助于提高欣赏色彩作品的眼界和鉴赏能力,才能对自己的绘画能力有更快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