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落实《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实施细则
遵照《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我校“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办学理念,根据高中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认知特点,特拟定我校高中各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提供给各班主任老师作为参考。
一、工作目标
1、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政治思想目标 热爱祖国,遵守法律,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内外重大社会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初步懂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荣誉感,逐步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
3、道德行为目标 能够遵守社会公德,懂得健康、文明的生活和交往礼仪。具有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爱护劳动成果和公共财物的品德。热爱集体,主动关心他人,形成良好的师生、同学关系。珍惜同学之间友谊,男女同学能够互相尊重、大方得体地交往。
4、个性心理品质目标 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主、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建立起独立思考、勤奋踏实、乐于创新的个性心理品质;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主要内容
普通高中德育主要内容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理想信念教育。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生态文明教育。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分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由于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需要制定不同年级的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高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一) 学生生理、心理、思想主要特点
1、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 高一男女生的身高突增期已过,体重、胸围等继续迅速发展,女生正朝着宽厚、丰满体态方向发展,男生正朝着宽厚、强壮体态方向发展,学生的大脑神经机能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学生的性器官和副性征仍快速发展。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自主、自立、自强、自信心理品质迅速发展并且由盲目阶段向自觉阶段发展,自我扩张心理现象突出,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性心理意识逐步体现了理想和理智占主导地位的特点。
3、思想品德的主要特点 对未来充满憧憬和理想正处于变幻不定时期,社会意识迅速增强,思考内容日益趋向社会性内容,既可能是表现出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上迅速进步,又可能是对自己放松要求,退步下滑。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雏形期。
(二) 实施重点
由初中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人生的目的、理想、价值、态度等问题开始积极探讨,对高中三年如何渡过重视起来。德育教育的重点是:通过养成教育和主题班会及军训等活动,规范学生品行,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使学生努力适应高中生活。
(三) 实施内容
第一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团委和级部工作:
1、问卷或座谈了解学生初中阶段的思想、学习情况。做好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德育工作的衔接。由年级制定高一德育工作计划及具体措施。
2、通过对高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宣讲校风,介绍校史,参观校史展室,使学生热爱学校。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提出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具体要求(以校本教材《人生导航》为主要学习材料)以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3、组织观摩主题班、团会,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4、利用团会,业余团校、组织生活对团员和青年进行团的基本知识教育,发挥团组织的核心作用。
5、结合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一二九等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德育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6、组织开展新生军训。
班主任工作:
1、组织报到工作,并精心设计第一次集体见面活动,班主任主题演讲“今天你以黔中为荣,明天黔中以你为荣”,激发学生爱校之情。
2、了解初中阶段的学习、思想情况,做好学生学习生活指导,熟悉每一个学生,筹建临时班委、团支部。
3、组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讨论制定“班级自主管理制度”、“班规”、“班训”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班风、学风建设打下基础。
4、教师节开展“我为老师做一件好事”活动,国庆节举办”祖国在前进”板报或演讲活动,同时美化教室环境。
5、召开“定一个目标,为班级献一个良策”或“我们将携手走向未来”等主题班会,以增强学生的班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6、举办“学习方法指导”落实高中阶段的学习规范,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学习。
7、作好期中考试动员和总结,尤其是前半期学习规范和行为上存在问题,并根据本班前半期的情况,充分利用班级舆论工具创建良好班级舆论氛围,有效控制不良行为习惯。
8、召开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家校配合,使学生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9、举办“争创文明班集体”主题班会,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并以民主方式正式组建班委团支部、并完善班级自主管理机制。
10、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交流,个别谈话,了解学生前半期的学习和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
11、利用班会或其它时间引导学生学习并讨论《人生规划》中“学会做人”的内容,为班集体建设奠定基础。
12、期末考试动员,做好问题学生思想工作,强化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感。
13、组织学生按班级规章制度做好学生的品德评定和评语。
14、组织学生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集体观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任课教师工作:
各科教师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
家庭和社会工作:
召开第一期家长会议,指导家长分析了解学生中的一些带有倾向性的突出问题,提出配合教育的对策。优化社会环境,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提高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综合效应。
第二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团委和级部工作:
1、总结第一学期工作,提出新学期的要求,由年级制定高一下期德育工作计划及具体措施。
2、结合三月学雷锋实践活动、“五一”、“五四”、“七一”活动,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3、开展评选先进班集体等评优工作,表彰优秀团员和青年,举行新团员宣誓仪式。
4、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5、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6、安排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各种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班主任工作:
1、做好上学期工作小结和本学期的工作奋斗目标,班主任做好开学主题演讲。
2、巩固班集体建设,继续加强学生自律意识培养,并据前学期存在的问题形成本期新的班级舆论方向,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3、举办主题班会《我为班集体做点什么》等,引导学生为争创先进而奋斗,培养学生集体感和荣誉感。
4、开展学雷锋活动,并在班级开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讨论会,促进班级风气良性发展。
5、做好期中考试动员和总结会,在期中总结会中除了总结前半期的学习规范和行为规范外,还要形成后半期的班级舆论导向。
6、指导团支部开展“团徽在闪光——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主题活动,发挥团员作用共建班集体。
7、学习方法和经验交流会,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学习方法指导,同时作好期末考试动员,为集体争光。
8、组织学生按班级规章制度做好学生操行评定。
9、组织安排好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任课教师工作:
引导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改革开放、传统革新的关系,进行民主法制、自由纪律关系教育。开展学科竞赛、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举办时政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家庭和社会工作:
家长委员会召开一次年级师生和家长座谈会,交流学生校内外教育情况,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针对学生的分化,提出改进措施。引导家长教育指导学生“走好人生第一步”。
高二年级德育工作实施细则
(一)学生生理、心理、思想主要特点
1、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 高二男女的身高发育进一步减缓,体重、胸围等继续快速发展,体形向成年男女体型方向发展,性器官与副性征发育初步趋于成熟,学生的高级神经功能基本趋于成熟。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高二的学生开始进入思维发展的初步成熟期,智力基本上趋向定型;记忆力的发展达到高峰;意志及自觉性增强,但易出现独断性,争强好胜,常坚持错误意见;性格日趋稳定,对社会、现实、人生等问题的思考深度和广度增加;渴望参与各类活动,希望过集体生活;基本适应高中生活,渴求友谊,群体意识强烈,异性关系趋向理智懂事和能够理智控制情感的特点。
3、思想品德的主要特点 思想品德逐步走向相对成熟与稳定,理想逐步趋向相对稳定,社会意识迅速发展逐步趋向相对稳定与成熟,思想品德与行为表现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特点。思想上带有片面性和不稳定性,易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由于学业受挫,会产生消极情绪。
(二) 实施重点 高二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人生社会等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比高一有很大的提高,但思想方法仍带有片面性。德育教育的重点是进行理想成才与学习态度的教育,加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的教育,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观。
(三) 实施内容
第一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团委和级部工作:
1、继续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
2、结合国庆节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爱"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教师节前后开展形式多样的尊师活动,沟通师生情感。
4、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和科技活动,活跃学生生活,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很好的发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5、举办《中学生情感和意志》讲座,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6、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班主任工作:
1、根据上学期班级情况,班主任主题演讲《走进高二》等使学生明确新学年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建设,调整班干部,培养学生干部素质,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2、结合班级建设情况,进一步提高行为规范训练的要求,根据具体班级情况,创建新的班级舆论学习氛围,发挥集体舆论的监督教育作用,尤其是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人际关系的指导培训。
3、教师节开展多形式的尊师活动,沟通师生情感,国庆节开展爱国主义集体教育活动,如征文、板报等形式。
4、开展主题班会“扬起理想风帆,驶向未来彼岸”,从而加强学生理想与成才教育。
5、各班可以开展如《人生价值与意义》或《我的人生路标》等讨论会、演讲会,从而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
6、期中考试动员及总结会,并在半期后对问题学生个别谈话,以增强集体凝聚力,并召开家长会。
7、开展专题讲座《谈谈正常的异性交往》,这项在班会中各班根据情况安排。
8、开展主题班会“积极的心态,成功的一年”或“我自信,我能行”,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育。
9、重视团员的思想素质教育,健全团的组织生活,由团支部开展“结对子”活动或其它的学习互助活动,并推荐优秀团员参加业余党校学习。
10、期末考试动员(结合班级发展目标,存在问题,改进措施进行),从而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11、对学生操行进行评定,充分利用民主测评机制进行
12、布置寒假及社会实践活动。
任课教师工作:
文科结合教材挖掘德育内容,重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指导学生开开展读好书活动。其他各科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写调查报告,进行社会意识和无私奉献教育。
家庭和社会工作:
健全和完善家长委员会会,开好第二期家长委员会会议,指导家长科学地对子女进行教育。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
第二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团委和级部工作:
1、结合学习《守则》和《规范》等教育,开展学雷锋做文明市民活动。
2、开展劳动教育、环保教育活动,组织社会调查。
3、举办“青春”征文活动,激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和创造美好人生的愿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4、评比“三好”学生和先进班集体。“五四"表彰优秀团员、干部、学雷锋活动积极分子;
5、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自尊、自重、自爱。
班主任工作:
1、发动学生自查班级自主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落实情况,提出新学期整改建议和本期的班级目标。
2、开展学雷锋活动,召开“雷锋精神在我班”的主题班会,从而形成团结、相互关心的班集体。
3、开展成人宣誓活动,举办“十八岁的思索”等系列讨论会,从而加强学生的责任感教育。4、根据学生交友情况,做好青春期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择友、交友,开展“学会自尊、学会自重、学会自爱”专题讲座。
5、期中考试后作好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总结前半期学习规范和行为规范的落实情况,提出后半期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6、开展“情感与意志”或“非智力因素与心理品质”专题讲座,从而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教育和抗挫教育。
7、开展“让青春更美好”或“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主题班会,以增强学习及生活激情。
8、期末考试动员,学生操行评定,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任课教师工作:
理科教师侧重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科学教育,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文科侧重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并且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开展互助活动,防止分化,提高合格率。
家庭和社会工作:
1、开好家长代表座谈会,总结了解通报教育情况。
2、通过专题讲座,指导家长对子女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子女正确择友、交友。
高三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一) 学生生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1、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高三学生发展中心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完成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脑和神经系统基本成熟。男生正处于性萌动阶段,女生则处于性成熟阶段;学生自我意识,控制能力逐步增强。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心理的发展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方面正走向成熟的阶段;心理发展呈现不平衡性、波动性,表现在知、情、意、行方面,热情但容易冲动,思维敏捷但是容易偏激,常常出现的苦闷、困惑、焦虑,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
3、思想品德的主要特点 高中两年的教育,使学生在感性基础上形成了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的基本行为规范,但是随着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其道德规范还会出现反复。高三阶段是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继续巩固的重要阶段,是学生科学认识社会、科学认识人生确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时期。
(二) 实施重点 高三年级是高中的结束阶段,面临繁重的毕业升学任务,应将学校常规教育活动与毕业升学教育相结合,进行养成教育、理想教育、诚信教育、耐挫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成绩的起伏,克服困难,调整自我,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
(三) 实施内容:
第一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团委和级部工作:
1、指导各班组织学生以“我的理想"为主题,进行系列教育活动。
2、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常规检查。
3、结合高三实际,组织适合团员需求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班主任工作:
1、开学初举办“走进高三”班主任主题演讲会,指导班委带领同学制定“班级奋斗目标与计划”和“个人奋斗目标与计划”。
2、进一步强化高三阶段学习规范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3、围绕教师节、国庆节等,举办“爱的奉献”、“我和祖国一起成长”等艺术、教育活动。
4、举办“成材必须立志,有志更需努力”的主题班会,激励学生勤奋踏实,开拓进取。
5、认真总结期中考试存在问题并明确后半期努力方向,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6、邀请优秀学生介绍经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进行学习态度和方法经验的交流活动。
7、针对少数高三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考试的特点召开“心态与人生”等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
8、结合后半期少数学生思想松懈,召开“品德修养与成才”主题班会。
9、组织纪念“一二九”和庆“元旦”活动,进行国情教育。
10、结合本班的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搞好期末考试动员,鼓舞班级势气,强化班级荣誉感和集体观念。
任课教师工作:
结合学科教学,教育学生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发挥自身的潜力,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结合学科的特点,形成科学的复习程序和方法。
家庭和社会工作:
1、家长学校开办专题讲座《正确评价和对待子女》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家长帮助学生能根据自己实际、学科特点、高考特点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复习好各科知识。
2、对家长进行考试心理知识的培训。
第二学期
学生发展中心、团委和级部工作:
1、开展“把一切献给祖国”和“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进行人生观和理想教育。
2、组织“前途问题”专题讨论会。
3、评比“三好”学生和先进班集体。“五四"表彰优秀团员、干部、学雷锋活动积极分子。
4、举办“当代青年的价值观”讨论。
5、积极开展心理指导,解决学生毕业升学的心理障碍。
6、举办专题讲座:“如何选择志愿”。
7、考前教育。
班主任工作:
1、针对本班特点,提出本学期新的要求,引导学生认识高考的紧迫感,做好计划,全面复习。
2、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关系的教育。
3、召开“谈人生,话理想”主题班会,激发学生以积极态度迎接毕业、升学。
4、协调各科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全面发展,增强信心。
5、举办考试的心理、方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6、举办“呼唤诚信,共铸诚信”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7、组织学生搞好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和整理有关材料,指导学生搞好自我鉴定,进行德育考评,做好毕业鉴定和学生档案整理工作。
8、做好深入细致的学生后期思想工作、考前教育、心理调节工作。
9、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展《超越梦想》师生联谊活动。
10、指导学生填好高考志愿。
家庭和社会工作:
配合学校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高考;指导学生填好高考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