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虞赛玉老师论文 《“问题学生”情绪失控对策思考》获区德育论文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2-11-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虞赛玉

                     你别不理我!

                         ——“问题学生”情绪失控对策思考

洛阳高级中学       虞赛玉

【作者简介】:虞赛玉,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美术教师,曾获常州市美术骨干教师,第二届武进区徐红芬名师工作室成员,参与区级德育课题,曾获武进区名班主任、常州市优秀班主任、常州市骨干班主任。

【摘要】: 中学生处于青春骚动期和叛逆期,在日常生活中因一些小事,他们更容易情绪激动甚至行为不当,有时还爆发一些严重违纪的“打架”事件甚至是难以置信的“自残”行为。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我们教师该如何预防和控制学生的消极情绪,预防情绪失控呢?教师需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做一个情绪快乐的人。

【关键词】: 问题学生 情绪失控 转化

【正文】:

【案例】:(情景片段)

恰逢美术、音乐合格性考试,班主任接到学校通知,需要将教室整理干净,桌肚里书本、学习用具等都需要清空。学生在我的要求下都忙碌地收拾起来,我则专注地指挥着现场,这时我无意中发现了王XX同学桌肚里有五辆模型小汽车,心想这些都是学校禁带物品啊,怎么王XX同学私自带学校来了。

王XX在班上平时表现还不错,于是,我笑眯眯对着正在搬运东西却离我很远的王XX说到:“王XX,这几辆车我先拿到我办公室去啦!”说完,我抱着模型汽车快速回到办公室,放在了我办公桌旁边的窗台上,依次摆开后,又急匆匆继续回去指挥现场。

突然,王XX眼神恶狠狠地盯着我,气势汹汹喊道:“老师,你怎么能这样,不经我允许就拿我的车子!”一遍,两遍,反复地质问我······

我心里猛地一惊,平时王XX可不会这么激动啊,他这是考前综合症吗?因为马上要考试了,我还有巡监工作,于是,我无奈地说到:“不要激动,我只是暂时保管,你也知道我又不要你的车子,学校之前就说过,教室是学习的地方,要学会整理,马上考试了,考完后来找我吧!”

没想到,王XX见我简单说了几句就不理他了,更加絮絮叨叨,边整理边重复地嚷到:“就你好,一会收我刀(之前在宿舍从别人那搜到一把动漫周边产品小长刀,王XX为刀主),一会收我车,你凭什么一直收我东西,就你是老师·······”声音越来越大,其他学生也都一个个回头盯着我和王XX,希望我赶紧停息这场口舌之战。

我心里火冒三丈,怎么摊上这么一个愣头青,但一看时间不对,马上要进行考试了,这边已经收拾好,我得赶紧过去做好分发试卷准备工作了。期间,我抽空给王XX爸爸打了个电话,告知王XX今天有些无理取闹,态度嚣张,有空来学校一趟。

考完,王XX爸爸一来,看到我办公桌上的小长刀,听到儿子在我面前的对话内容,说话态度恶劣,一点也不知悔改。于是,他一巴掌狠狠地打了下去。结果王XX情绪非常激动,冲出了办公室,将腿跨过栏杆想跳下去,这一举动确实吓到了我。幸好办公室老师多,他被拉回来了,但是回了办公室后不是扔东西,就是又想开后门,上蹿下跳,前前后后折腾了一小时。后来终于静下来,王XX哭了起来,“谁叫老师你不理我啊!”这时我才发现,原来他觉得我去办公室放汽车,是不尊重他,故意不理他的。我一边抚摸着他的背叫他坐下,一边耐心说明收掉车是因为这些玩具容易让自己和周围同学分心,为何不怎么搭理是因为我马上有工作,去办公室时没听到他喊我。经过一番解释,王XX终于完全冷静下来了。

第二天,他又给我和办公室老师买了桃酥,又送了我一盆绿植,对我笑呵呵地,表现出很不好意思的样子。

【案例分析】

中学生处于青春骚动期和叛逆期,在日常生活中会因一些小事,他们更容易情绪激动甚至行为不当,有时还爆发一些严重违纪的“打架”事件甚至是难以置信的“自残”行为。正如上面案例中的王XX,与我的口舌之战,父子俩“一巴掌”的权威与尊严之战,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犹如婴孩,情绪激动到失控,导致爆发“自残”倾向行为。针对王XX,这次事件该如何处理?对于做了8年的班主任来说,第一次让我感觉到无法预判后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无任何经验可言。但是我看着王XX平时的表现,还有这洪水般的情绪爆发,内心惊骇却始终无法给他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只能静下心来探究其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原因,无论是王XX与我产生的,还是父亲对儿子的,每个人因身份立场不同,无法完全判断其中的是非曲直。正处于青春期的王XX本来就比较调皮好动,当他的心灵秘密之车当场被我在班级公众场合公开收走,感觉到我没有给他面子,反复再三要求我给予理由并归还。因为他觉得车子明明是他的,为何作为老师,你就有权利收,我却没有权利带,于是思想上陷入了死循环。同时看我没有理会他,在意他,认为我是故意不理他,于是靠语言重复,发泄心中不满。而当被父亲在老师办公室挨了一巴掌,直接击破了他的尊严,他觉得明明自己没错,为何自己尊重的老师和亲生父亲这样对他,导致自己的形象毫无尊严可言,颜面扫地,于是发生了如下的情绪爆发与过激行为。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我们教师该如何预防和控制学生的消极情绪,预防情绪失控呢?静下心来思考后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认知“情绪失控”和“问题学生”的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其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学生发怒是最激烈、最典型的情绪失控形式。

什么是问题学生?我们班主任很容易把三类学生命名为“问题学生”,即难以教育(或控制)的学生、自己看不顺眼的学生、学习成绩差(或不爱学习)的学生。通过班主任工作历练,我认为“问题学生”是指受先天条件或家庭、社会环境等影响,在思想认识、心理等方面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明显偏离常态,导致学习、行为等方面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需要得到帮助或矫正的学生。因此,问题学生是因先天遗传和后天所受的各种影响形成的;只有思想品质和心理因素导致比较严重问题的学生才可以称之为问题学生,而不是只要有问题就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是一群需要帮助的人。班主任工作这几年,我觉得我既然作为有师德的德育工作者,很难真的把自己的学生完全作为“问题学生”来对待,而把这些学生纳入“问题学生”的目的是提醒老师更需关注他们,重视他们,重点研究他们,这些学生可能需要更细心的教育或照料。

二、明确界定“问题学生”,形成良好的教育心态。

“问题学生”的界定,它不仅是班主任的教育观念,还可以直接作用于教育工作。因为它会影响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情绪、信心,甚至是方法。“人有亡斧者”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你把学生当作问题学生之后,你会看他什么都有问题,甚至于班级里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首先也会怀疑是他做的。在处理班级问题时,往往会有失公正。在和这些学生的谈话和交往中,对“问题学生”的刻板印象会严重影响与学生的正常、平等的沟通以及其它方面。不得不说,上述事件中,我凭着对王XX的印象处理车子,就是考虑到他本人在班级一直是吊儿郎当、做事随便的形象,因此在平时说话、做事时已经养成了不尊重他的习惯。因此,轻率定义某学生为问题学生,是学生问题的放大器,是班主任的心魔!而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驱赶这个心魔,工作才能正常开展。而班主任最需要的不是技术和方法,而是健康良好的教育心态。在工作中我们班主任都很敬业,也很关爱学生,而良好的班风与学风的形成都需要班主任按规矩办事,甚至总是以一副“救世主”的姿态教育学生。这些无限放大了教育的功能和班主任的责任,也容易造成班主任在工作中心理失衡。班主任一旦心态出了问题,受影响的不仅是班主任本人,还会累及学生。

三、学会倾听,转变教育方式

在上述事件中,作为班主任,我可以将王XX叫到办公室处理,让他说出心中的委屈与背后的原因,学会倾听,采用民主的方式、对话的形式进行教育,这是教育处理学生的前提和基础,万不可不分场合,以时间紧迫为由而潦草处理此事,并以老师的长辈身份让他服从管理。同时,我也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快速预判他的心理委屈点,而非由家长将此事发展到孩子因情绪失控差点做出“自残”行为。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我作为班主任,始终需要换位思考,把握对方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以此来确定如何进行教育和引导。

四、利用主题班会课加强道德、法律和生命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遇到危险、困难、痛苦等应激问题的时候,人类本能的反应是:战斗或逃跑。在这样的本能反应下,面对羞辱是躲避还是反击,常常取决于当事人一贯的行为准则。在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下,人们的行为一般还是在理性的范围以内。当事人会考虑冲动行为对别人的不良影响和对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比如,在上述事件中,我可以引导王XX多思考没收车子的目的,情绪失控以及“自残”行为所带来的生命与家庭带来的后果。因此,利用主题班会课加强道德、法律和生命教育就可以在这一层面上减少应激状态的发生。

五、情绪疏导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安全的方式宣泄愤怒。

情绪失控的学生动怒的真正原因往往可能不是当时的小事,而是生活中别的让他愤怒的事情,比如我也了解到王XX因为即将考试,美术虽然开卷考试,但是他的复习资料已经丢失,又看到自己的车子被没收,由于消极情绪得不到适时宣泄,所以会特别容易迁怒于别人。所以班主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注意适切的、冷静的、幽默的言行来在开展各项工作,以免在关键时刻刺激到学生的心理情绪。

教师可以利用心理课或班会课授予学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了解和掌握健康情绪的标准,并且因势利导教会他们分析、调节情绪的方法。首先告诉学生情绪健康的标准是乐观、心境良好。同时告诉学生,遇到事情学会多微笑、冷静面对,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乐观、心境良好的人并非不产生消极情绪,只是他们能控制、调节、转移消极情绪,善于避免消极情绪对自己的伤害。

六、利用同伴互助,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积极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学生社会价值的获得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与其他学生相比,同伴关系不良的学生更容易出席孤僻、退缩。冷漠、压抑或其他心理障碍。而经常怀有不良情绪的学生,其人际关系往往比较差,更容易情绪失控。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环境,营造一种相互理解宽容的氛围。当发现他们内心隐藏的消极情绪时,不要冷落他,反而要不断鼓励他,要伸出援手使他感受到爱的温暖、友情的高贵以及生命的积极意义。在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成长的人更容形成良好的性格情绪,可以最有效地防止情绪失控。就如王XX,发生这次事件,需要我们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关注,多引导,学会沟通与理解。

人的情绪、情感渗透在人们的一切活动之中,并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教师需通过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做一个情绪快乐的人。

 

【参考文献】:

《中学德育问题与对策》    李季 贾高见 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打造高中卓越班级的42个策略》 覃丽兰 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3版) 齐学红 黄正平 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问题化学习》教师行动手册(第二版)  王天蓉 徐谊 冯吉 唐秋明 张治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10虞赛玉区一等奖德育论文证书.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阳光路 邮编:21300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