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怀念旧版 | 校史馆 | 网站导航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之窗>>德育常规>>国旗下讲话>>文章内容
拒绝内耗,拥抱通透
发布时间:2024-03-1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魏日娟

拒绝内耗,拥抱通透

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  赵瑜佳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精神内耗”。

一位同学早上在茶水间,遇到一个要好的朋友,他和人家打招呼,对方没有回应他就匆匆走了。心理相对健康的人,就会想:他可能有急事要处理,所以顾不上回应我。然后,这事就过去了。

心理相对不健康的人则会想:他是不是不喜欢我,讨厌我?”“他是不是故意不理我?”“我哪里做错了,惹他不高兴了,是不是上次我借了他的东西没有及时还?”“下次遇到他,我应该怎么办呢,我是打招呼,还是假装没看见他呢?然后,这个事情就过不去了,他脑子里这样的噪音有很多,持续的时间也很长,一整天,甚至到晚上了他都在想这件事,为此而失眠。

类似的犹豫、焦虑现象在同学们与老师、家长和同龄人的交往中很多。有同学因为问问题时老师态度冷淡而否定自己,放弃进步,有同学因为一两句的批评一整天闷闷不乐,有同学在需要行动时前怕狼后怕虎,最后什么都没干好等等。

我一直认为,没有100%心理健康的人,每一个人都有病,只是有的人病得轻一些,有的人病得重一些。病得轻的人和病得重的人肯定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负面情绪持续的时间不同。再比如,遇到事情挫折或者不顺情景时,脑子或者内心的噪音多寡不同。

何为噪音呢?噪音指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我这里用噪声形容一个人内心消极的自我对话。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当你专注做一件事或者投入的与人交往时,你不觉得累,而当你什么事都没做什么人都没见,只是一整天宅家里上网狂刷网页,却感觉很累。那是因为当你这样度日,脑子里充满了念头,内心没有一刻安静,情感上激烈挣扎,还伴着悔恨和自责,你内耗了许多能量。

观察周围的生活,我们发现:那些活出自己,充满能量的人都是不内耗的人,他们的内心对话要么比较少,要么大多是积极正面而非消极负面的,这种人外在的表现往往是行动力超强,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英国有位奥南朵女士,她被誉为“24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启发性的成功女性之一70岁高龄依然在全世界讲课。她身上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看到这股能量。有一次,奥南朵老师和中国同事举办了一个西方国家的游学团。有四位同学的签证迟迟未通过,在临行前一天晚上,大家才接到了他们被拒签的消息。看起来这次游学之旅要泡汤了,除了难过地接受,好像也没有办法。可是奥南朵老师却说:明天我去领事馆。旅行社的人劝她放弃,但奥南朵还是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领事馆。当被拒签的四位同学到达时,她已经成功地让拦路的职员闪开,叫来了主管,并跟他聊得热火朝天。见到四位同学,她很快要来了新的签证申请表,大家马上填写完毕,重新付签证费,当天下午五点前所有人都拿到了新的签证,坐上了晚上的航班。旅行社的人知道后,目瞪口呆,说入行十几年从未听说过这种事情。

同事们也非常惊讶,事后奥南朵老师说:我就是去做,不担心结果,如果不成功,我就接受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奥南朵对此的心态却很轻松,对过程和结果不焦虑不担忧:我有想法,立刻就去做,先朝目标尽最大努力,做成做不成我都顺其自然。

所以,她会有超强的行动力,很多事情也容易做成。

这就是丰子恺说的: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一个内心噪声很多的人要变为没有噪声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漫长和困难的过程。我认为:与其减少内心的声音,不如转化内心的声音,把噪声变为正常、或者积极的内心对话声音。

如果一个人担心做一件事情会犯错,当内心想起攻击、指责自己,担忧未来的声音时,可以对自己说:犯错又能怎么样?犯错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没事的,你不用害怕”“每一个人都是在犯错中获得成长和改变。让自己从更积极的自我对话中获得能量,促进自己行动。然后在行动中更进一步地降低自己的焦虑与痛苦。

人的一生归根到底是与自己相处,与自己斗争的过程,要与自己的万千情绪相处,与自己的各种欲望斗争,爱恨情仇,贪嗔痴慢全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我越来越认为,生活的第一要义是去接纳和建设自己。去接纳好的你,不好的你,去不断建设自己的心,让它越来越有爱,越来越坚韧,越来越清净通透。

微信图片_20240311102714.jpg        (学生发展中心赵瑜佳副主任进行国旗下讲话)

微信图片_20240311102722.jpg        (吴立忠书记、施凯校长为2月份常规考核获奖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阳光路 邮编:21300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