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武进区杨科、虞赛玉名班主任工作室中期总结 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夏彬
发布时间:2024-05-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虞赛玉

学无止境,我永远在路上

          ——我与名师工作室共成长

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夏彬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在“杨科、虞赛玉名班主任工作室”度过了充实而宝贵的一年半时光。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与智慧,更在这个温馨而充满活力的团队中找到了成长的力量与欢乐。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他们好学不倦、积极进取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成长,是一段旅程,更是一份内心的喜悦。它如同山间清泉,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我深知,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让自己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需求。而在这个名班主任工作室里,我正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希望能够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首过去的一年半的时间,我深感收获颇丰,但也深知自身仍有诸多不足。在此,我谨将这一年多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

一.学无止境,我在路上

唐代诗人孟郊曾有言:“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任何时候,学习都是有必要的。工作时代的我们,更是需要发奋勤学之时。学无止境,我们不改初心;学无止境,我们上下求索;学无止境,我们砥砺前行……身为工作室成员,我有计划地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实自己,并努力做到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名班主任工作室,为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并为我搭建了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反思,我发现想要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还有很多路要走。

一年来,我还聆听了多次精彩的专题讲座。每次讲座都让我们惊喜!每一位专家、名师、教授的讲座都精彩至极,特别是虞赛玉老师的《以美润心 逆境重生 乘风破浪——抗逆力的培养》讲座,让我细细地品味到了“美育”与“抗逆力”融合的强大内驱力。还有马志芬老师的《唤醒心韧力,增强耐挫力——“抗逆班级”养成指南》为班主任进一步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工作提供了指导。在杨科校长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孜孜不倦、严谨治学”。杨科校长发挥名师的领头作用,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为人师者要有大爱,为人师者要志存高远,为人师者要从心做起”。工作室学习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不仅个人观念上得到了洗礼,理论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听课观摩,增长智慧

工作室的成员都是来自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的教学理念、方法比较灵活多样、新颖有效,因此,我倍感学习机会之难能可贵,珍惜每一次工作室的活动和教育教研的学习机会,克服工作上的不便,积极参加活动。

2024年5月21日,史玉琪老师精心筹备的《告别玻璃心,提升抗逆力》教育班会课,以其流畅自如、气定神闲的教学风采,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课程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每一个图片、每一段视频,都源自一线教学实践,充满了真实与生动。本次班会课主题鲜明,紧扣学生心灵的脉搏。史老师在讲解中巧妙地将校园案例、名人事迹融入其中,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自我反思,使他们对课程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此外,史老师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互动环节,其中,“开启人生新剧本”的盲盒设计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与参与热情,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他们探索未知、勇敢面对挑战。总而言之,史玉琪老师的《告别玻璃心,提升抗逆力》教育班会课在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氛围营造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这节课不仅让学生们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与技能,更在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们期待史老师未来能够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子。

通过每次工作室的学习我开拓了视野,充实了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力争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老师。

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年半以来,我与工作室的伙伴们积极参加工作室开展的各项学习活动,工作室主持人杨科校长、虞赛玉老师从工作室文化建设、成员的学习研修、发挥引领作用、深入课题研究等几方面回顾了工作室一路走来的足迹。工作室全体成员开展课题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班主任工作研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四.目标引领,我在努力

一直以来,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制定了以下努力目标:

1.在班主任工作管理和班级文化方面下功夫,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和健康成长。

2.及时总结,加强反思的能力,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上升为理论知识,多投稿,以便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水平。

3.继续增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业务能力,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为明天的教育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础。

工作室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的空间,也成为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体会到了互助共进的热情,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更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扬帆起航,路就在前方!”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开拓进取,我将用我的实际行动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作室成员!

一年半的时间匆匆过,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工作室的要求还差得远,还有许多方面需要继续努力。感谢这个有思想、有凝聚力、有生命活力的团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分享智慧与快乐,在进取奋斗中幸福成长。时光荏苒,我们研究的脚步不会停歇,回首过往,定下目标与方向,我豪情满怀,学习、反思、实践,相信前进的道路洒满阳光!

学无止境,我永远在路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阳光路 邮编:21300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