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践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标要求,推进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前瞻性实验项目的落实,6月5日,常州市教科院刘霁华教授、武进区高中物理教研员尹庆丰及项目组成员莅临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举办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前瞻性实验项目《指向素养发展的物理课堂转型与重构》推广活动。
常州市教科院刘霁华教授与学校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询问了我校改扩建工程进展情况,并对学校其他各项工作作了全面的了解。
施凯校长向项目组汇报了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让学生收获成功:乡村普通高中“行”品格实践工程项目,施凯校长围绕“项目基础”“内涵目标”“建设内容”“实践范式”“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汇报,重点介绍项目建设内容和措施。
常州市教科院刘霁华教授给物理组全体老师带来了题为《“无知”的智慧——物理课堂转型与重构成果解读(一)》讲座,刘教授介绍了物理课堂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型的实践,这一成果荣获2023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中国教师报课堂改革十大样本。课堂转型强调科学本质、研究性和自主性,通过实验、情境问题等方式重构课堂,倡导“学习即研究”,反对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型目标是培养具有思考力和实践力的人才,符合21世纪对教育的新要求,强调不确定性、批判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在未知情境中解决问题,发展核心素养。
洛阳高级中学陶甫老师在高一(1)班上了一节示范课。本节课以“导体的电阻”为教学主线,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教学过程中,陶甫老师多以启发式进行教学,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氛围浓厚。陶甫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实验操作规范,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美结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
施凯校长真诚感谢项目组专家莅临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举办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前瞻性实验项目《指向素养发展的物理课堂转型与重构》推广活动。本次推广活动提升了学校老师对项目的认识,也拓展了学校老师的工作思路,有效地促进老师的工作质量。
(撰稿:陶甫 供图:顾仪婷 审核:邹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