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育人,育人智慧】“他向思维”转向“我向思维”
常州市陈伟名班主任工作室第二次&武进区杨科、虞赛玉名班主任工作室第八次德育研讨联合活动
春光为序,时盛岁新。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常州市陈伟名班主任工作室第二次德育研讨活动与武进区杨科、虞赛玉名班主任工作室第八次德育研讨活动在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如期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提高学生抗逆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同时亦为工作室成员搭建了一个深化理解、交流心得、共谋德育大计的雅集之地。
工作室特邀德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齐学红教授作专题讲座。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主管德育的陈英副校长、武进区杨科、虞赛玉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全体班主任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常州市三河口高中的汤红瑜老师以“抗逆力”为主题,开设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班会课。汤老师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发,设计了“认识自己,遇见风雨”“悦纳自己,为心赋能”“重塑自己,破茧成蝶”三个环节。通过小明同学蜕变的经历,汤老师引导学生们认识到,面对逆境时,不仅要学会有效调节自己,更要积极挖掘出可利用的资源,化消极为积极,从而在抗“逆”中不断成长。
紧接着,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齐学红教授以一场深入浅出、逻辑严谨的专题讲座,为我们揭开了“基本功大赛与班主任素养提升”这一主题的神秘面纱。齐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内涵与提升路径,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从班主任专业基本功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导入,引领老师们对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进行“元认知”,指出要看见自己,把班主任日常工作变成田野;随后用六个关键词指向班主任六项专业能力建设,重点提出班主任必须具备问题意识,在无疑处存疑,在存疑处反思;最后一步步解析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内容:育人故事、情境模拟表演、主题班会设计、带班育人方略的设计与实施等。
齐教授指出,育人故事要打破思维定式,避免程序化,从“他向思维”转向“我向思维”。她从“案例诊断——分析原因——方法策略”几个要点做了阐述。情境模拟表演环节,她介绍了基本的流程,并展示了一些基本功竞赛中的情景模拟分析题。在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部分,齐老师指出,好的班会课应具备三个条件或标准:好的主题,好的设计,好的效果 ,即包括内容、形式、效果三个方面。而班主任的专业素养通过这三个方面也得以具体体现。带班育人方略则要求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重点,通过班集体建设达成育人目标,梳理并总结班主任带班过程中的育人理念、思路和具体做法,做到成体系、有特色、有创新、有实效。理论结合案例加上技术指导,让在座的各位班主任们更清楚了各环节的撰写要求,提升了专业能力。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陈伟老师为全体与会成员带来了一场关于培养学生“抗逆力”的微讲座。他从抗逆力的外部支持因素和内部资源因素两个维度出发,深入阐述了如何提升学生的抗逆力。他强调,班主任需要创设一个充满关怀和支持的环境,与学生建立正向的连接关系,给予他们积极合理的期望和有意义的参与机会。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培养学生不仅懂得从环境中吸收营养,让环境为己所用,而不是蜷缩在环境限制里,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且能够驾驭外在环境,在自我期许和自我效能感推动下学会自我调控、自我激励和自我成长。
此次培训活动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和挑战性。班主任工作不仅是一场内在的修行,更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成长和提升的事业。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班主任的职责,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更加专业、更加高效的姿态,共同开创班主任工作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