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润校园,文脉映青春5月27日,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典耀中华赓续文脉”经典诵读比赛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
8个进入决赛的班级以诗为媒,用声音传递文化力量,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演绎经典魅力,为师生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诗魂铸就英雄气,韶华不负新时代。洛高的学子们在本次朗诵比赛中将诗文吟咏与少年意气相融合,用最浪漫的方式奏响未来宣言。
高二14班《诗铸中华》:铿锵之声如金石碰撞,将中华诗词的魂魄与民族精神熔铸于诵读之中。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同学们用激昂的语调诠释诗歌对中华文明的奠基意义,仿佛让观众看见诗词长河中奔涌的文化基因。
高二7班《青春中国》:以热血之声唱响青春赞歌,将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交织。朗诵中既有“少年强则国强”的呐喊,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明快的节奏与蓬勃的朝气相得益彰,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共奋进的赤子之心。
高二11班《蜀道难》:一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破空而来,诵读者以跌宕起伏的语调复刻李白笔下的险峻山河。抑扬顿挫间,蜀道的“危乎高哉”化作可触的画面,让听众随吟诵踏上惊心动魄的文学之旅,领略盛唐诗歌的豪放气象。
高二1班《致橡树》:用坚定而深情的声音解构传统爱情观,以舒婷的诗行叩问独立与平等的真谛。朗诵中,情感的收放张弛有度,将木棉与橡树的对话化作现代女性精神的宣言,温柔中蕴含力量,引发对爱情与人格的深层思考。
高二16班《我的南方和北方》:细腻的诵读如妙笔绘卷,在“南方的雨巷”与“北方的雪原” 间切换自如。表演者以大气的台风和富有层次的语调,勾勒出祖国山河的南北画卷,字里行间流淌的不仅是地理的差异,更是对故土深沉的热爱。
高二5班《蜀道难》:另辟蹊径的演绎赋予经典新的生命力。诵读者以更激昂的气势和更富张力的表达,重现李白诗歌的奇绝想象。配合铿锵的节奏与肢体语言,让“飞湍瀑流争喧豗”的震撼场景再度跃然眼前,尽显经典百读不厌的魅力。
高二10班《觉醒年代》:用声音回溯风雨如晦的岁月,将陈独秀、李大钊等先驱的呐喊重现舞台。低沉处如暗夜惊雷,激昂处似星火燎原,诵读者以沉浸式的演绎带观众走进百年前的思想觉醒浪潮,致敬为理想燃尽青春的革命先辈。
高二4班《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吟诵如泣如诉,将柳永笔下的离别愁绪娓娓道来。表演者以细腻的语调勾勒出“执手相看泪眼”的伤怀场景,配合轻柔的背景音乐,让千古离情在现代校园中泛起涟漪,尽显古典诗词的婉约之美。
比赛最终在“经典永不褪色,文脉永续传承”的宣言中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洛阳高中“书香校园”的办学特色,更通过多元化的诵读形式,让经典诗词从文本走向生活,成为滋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精神源泉。选手们以音声之美传情达意,用青春之力延续文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洛高学子正高擎华夏文明的火种,照亮时代的征途。他们将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在学业征途上笔耕不辍,静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璀璨未来!
(撰稿:武光霞 摄影:苏洁 审核:张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