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网站>>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放慢速度》刊发于《武进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4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手压井有一个特性,它并非压的快就能压出更多的水:太慢,水断续接不起来;太快,水会因为不能及时与空气进行转换而四溅纷飞。它要在某一个适当的速度上保持,才能让吸水的管道中空气和水及时完成交换,才能在单位时间里顺利压出更多的水。

这一点,用在教学上一样适用,而且更有必要。在美国教师玛丽巴德罗所做的实验中,教师等待一秒和等待三秒以上,学生回答问题的人数、正确率和长度均有明显的增加。另一项研究表明,教师等待七秒是最能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的频率,而且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的适当等待会促使学生思考更多的“论据型”叙述来支持他的推断。这两个研究说明,教师适当放慢速度,能够促成更为深入、更具探究性的课堂对话,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等待的过程中,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了探究性学习和推测性的思维活动。

一般来说,新教师往往喜欢加速,生怕讲不全各种知识等;而优秀的教师往往游刃有余,该快就快,该慢的时候也足够地放缓。事实表明,教育需要等待,教学需要放慢速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然,这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智慧。

当下,很多教师喜欢用技术来促进课堂,比如被广泛运用的多媒体,就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呈现更多的信息。但是,技术对课堂的促进,是否就应该表现为更多的知识、更快的节奏呢?这一点需要深思,并且及时明确。很显然,技术能够更好地呈现,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学生的整体思维过程,绝不能因此被简化或者被部分替代。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高度重视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体之间、个体和小组之间、小组和小组之间的发展过程,并且力求有所生成。

作为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务必要用自己的专业来判断哪些教学方法是恰当的,同时要努力保证让学生来负责自己的成长,不要轻易怀疑他们或者过度催促。要给他们时间,“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误的过程”。只有首先关注了整体教育目标,然后再关注具体的授课目标,你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和课堂,从而通过对时间的刻意控制(主要是延缓,即“放慢”),取得学生学习、思考上的动态平衡,让学生大都能通过自己的发现、批判性思维和主动质疑,真正掌握知识、技能并实现成长。

这就是“慢教育”,要理解在执行之前。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洛阳高级中学信息组
    制作: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阳光路 邮编:21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