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网站>>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心灵的秩序(《语文报 教师版》2015年3月)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王 超

安静的傍晚,坐下来,静静地沉淀这些日子的事情和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接到妈妈从老家打来的电话,貌似她遇到了烦心事,于是我耐心地从不同角度分析,极力想安慰她一番。最后我说:“等我有空就回去看您啊!”妈妈很高兴地回应:“有空就回来,(火车)也快的,我烧菜给你吃!”电话挂掉,我马上意识到自己说了多么不靠谱的事情。回去看她?其实,除了春节和暑期我会固定地回去,其他时间回老家都是极小概率的事情。在这个迅疾而压力重重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努力打拼,都很忙碌;家,往往成为遥远的背景。过年回老家,去看望了妻子年过95岁的奶奶。离去时,老人眼中的不舍和欣喜让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幸福。当时我就想,“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定要“常回家看看”。但是,这种情绪在进入工作状态后,从汹涌澎湃到土崩瓦解、不了了之,不过是很短的时间。

周末,带着儿子到朋友家做客。几个小朋友一起东奔西跑、有商有量地玩着,非常高兴;大人们也一致说孩子多了好带。然而,平时回到家,没人可以一直陪着儿子,我都不敢让他一个人到楼下的小游乐场里玩,怕走丢了,怕被陌生人骗了。某日,儿子突然喜欢上了拼装玩具,能够一个人静静地拼装一两个小时。于是,我尽量在价钱合适的时候给他多买一些,让他不至于太过寂寞。当夜晚来临,儿子睡熟,看着客厅满满当当的几箱玩具,我就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制作弹弓、玩洋火枪、和小伙伴们围猎野兔的情形,更想到了那时候自由自在地在整个村子甚至周围的田野里肆意玩乐、奔跑的惬意。那种自己创造的过程,那种无拘无束的心情,现在的孩子是难以体会的!总有一些失去,从来静默不语,其实非常珍贵。

我常想,能否以心灵的秩序对抗世界的遗失和复杂性?日升月沉,永远都是一个频率,但我们内心深处,往往琐碎而又“无序”。似乎,时间永远短促,让人无法慢下来;精神上,我们总是战战兢兢,容易被外部事务干扰,无法作出更主动的安排。我们在几点一线间来来回回,以各种理由压制着自己的愿望,经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妙,或者没发现擦身而过的微笑……

就在前几天,同行的人说了一句“迎春花开得真好看”,我才在今年第一次发现了路边满眼的金黄!而迎春花,已经绽放好一段时间了。有时候,尽管我们好像一直在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实质上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寻找什么。我们总在错失一些值得珍惜的东西,却总以为明天可以补偿。这让我感到怅惘。社会是发展了,却没有创造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

夜色,像一滴水,慢慢地渍开;发现窗外亮起一片灯火,我有一瞬间的失神。平静的时光,暗淌着速度的焦灼。身边的朋友,在不停地变换着地址、手机号码、工作……而我仍然一成不变地生活着:每天早出晚归,穿过小镇边缘去上班,每隔几天钻进一个大超市拎出一袋或者两袋日常用品,每月买固定的几本杂志……其实,这已经是我期待的生活。只是我还期待,生活能够有更为柔软的光芒,那是对自己诚实的愿望和活法,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更多的选择。

俯仰星月岑寂的夜晚,忧郁的气息很容易从我们的骨髓里生长出来;我一点点记起自己当初的梦想……对岁月的付出和回馈,不需要明确的结论;也许,心灵的秘密就是,唯有专心做事用心生活,才能清晰感受到温暖和满足,以及意义。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洛阳高级中学信息组
    制作: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阳光路 邮编:21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