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物理 学科教学科研计划
制订者: 黄包罗 日期:2019.9.1
一、教研组成员基本情况:
教研组现有教师7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5人;二级教师1人;学历合格率100%,区级骨干教师1人,三人获武进区高中物理基本功竞赛二等奖,一人获常州市华英奖。
二、各年级学生情况分析(高二、高三含上学期各年级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目前我校高一11个班、高二10个班,高三两个物理班,由于音美学生众多,物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努力寻找对策,抓紧抓实学生的作业批改和学生的作业的订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洛阳高级中学期末考试学科质量分析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 高一 学科: 物理 姓名: 黄包罗
校平均分: 59.9
对试卷的整体评价:
1. 试卷结构与我校往年期末考试试卷基本相似,而最后压轴题难度较大,目的是选拔有物理潜力的学生。2. 各章所占分值为: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5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5分,第三章相互作用15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0分。第五章曲线运动15分,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重点突出,适当的注意了对能力的考查。更特别地注重物理情景的设置,给学生以物理思维方法的引导。3. 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的题都是身边的物理情景。总体来看,本试卷命题目是符合我校实际情况、适合这一届学生的,是一套成功的试题。
二、失分率在50%以上的题目(指出题号、知识点)及对失分原因的分析:
填空题25题,选择题8、9、10,计算题28题
选择题8、9、10考察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不高,不会受力分析、过程分析。靠猜答案。填空题25题用纸带测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说明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不高。计算题28题作为压轴题,是连接体问题,相当有难度,不会情有可原。
三、得分率在80%以上的题目(指出题号、知识点)及教学中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选择题1、3、6、15、17、19,基本物理概念
计算题26 简单的多过程题目
方法与措施:1、物理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精,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2、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特别要做好补差工作。3、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情况不可能都在优秀这一平台上。这就要求我们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以免再一次吃夹生饭。因材施教,适当补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
四、答卷反映出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方面:
1、要多研究学生,多从学生本身出发来设计教学。 要将物理课上得有趣,让学生学得有味,做到“润物细无声”;认真备好每堂课,注意物理知识前后的贯通与纵横联系,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把课上活。2、.降低教学重心,实施零起点教学。要照顾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教学,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落实到位。
学生方面:
从考试情况看,部分学生解题表达不很清楚,书写不很规范,
五、下阶段教学改进意见及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让更多的实验进入课堂。要不拘形式地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体验、探究,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2.加强解题规范化训练,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解题规范,有两层涵义,一方面,要求解题思路清晰,思维严密有序,能准确地读题、审题,能将题中的问题转化为相应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演绎推理,联立方程求解,养成良好有效的解题习惯;另一方面,要求解题书写规范。
三、总体目标:
1、落实教研组集体研究、集体备课、评课、交流活动,促进每位教师的发展和组的整体达标。
2、教研组课堂教学达标目标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教学资料。突出重点、难点、课堂设计、学法指导,及时交换在教学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和商量相对应的解决办法,提高课堂效率。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时间基本固定在每周四上午第3、4节课,切实反思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努力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四、具体教学科研计划:
教学方面:
一、物理组教育教学的具体工作
常规教学高一要完成必修1的教学;高二1班完成选修3-1、3-2教学,其他班级完成复习,迎接一月份省会考。高三完成一轮复习。
二、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工作,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学习常规,学习校内外先进典型,加强检查督促,使学习常规,实施常规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 教研组要在落实常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配合教务处做好常规落实的检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专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教研组全体教师能够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2、加强集体备课。高一备课组重点是研究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和新课标下必修课教学的要求问题;高二备课组重点研究如何做好学业水平复习的针对性,尤其是音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做好高二1、2、3班选修新授。高三提高一轮复习的有效性。
科研方面:
区级课题12月份准备结题,结题后结合微型课题进行后续研究,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组织老师上汇报课、研究课、示范课,通过研讨等形式,做好课后总结反思,使本组教师在科研中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撰写论文,争取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或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提出量化要求,每人每学期至少一篇。
2、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倡导主题微型讲座活动和学术沙龙活动,营造化学教学的学术研究氛围。
附1:每月工作要点
7月份:
1.开展高中物理“名师大讲堂”培训活动(7月12日)。
9月份:
1.制定本学期物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2.区高中物理教学研训活动。
3.商讨并制定本教研组微型讲座安排表。
10月份:
1.认真准备区教研室教学调研活动。
2.参加江苏省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
11月份
1.完成9、10月份的常规检测;
2.组织好教师的各项比赛;
3.期中考试的复习和阅卷工作。
4.组织区级公开课交流研讨活动;
12月份
1.参加武进区2019年中学物理学会优秀论文评比活动。
2.教学公开课,微型讲座安排。
1月份
1.完成期末常规检查;
2.做好期末质量分析工作;
3.每位教师做好期末台账资料工作。
附2:洛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教研组微型讲座安排表
序号 | 姓名 | 交流主题 | 备注 |
1 | 陶甫 | ||
2 | 谢立群 | ||
3 | 吴伟庆 | ||
4 | 张标 | ||
5 | 徐献鹤 | ||
6 | 胡春燕 | ||
7 | 黄包罗 | ||
8 | |||
9 |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