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影像动起来——米老鼠的诞生
洛阳中学沈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比欣赏、讨论交流、评述等方式,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及电脑动画的特点,理解“美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美术的认识,并运用相应知识设计简单的动画。
2、 过程与方法: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欣赏、讨论内容,并分工制作简单的动画,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使作品不断完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比欣赏经典动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对我国动画中的民族精神的认识。通过设计制作简单的动画,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和个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动画的发展及制作原理、电脑动画的特点和制作技巧。
教学难点: 理解动画制作原理、分析创作的元素及电脑动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介绍走马灯、皮影等动画的最原始形态。(引出课题)
二、新授
1、观察感受
动画片《泰山》片段欣赏,以及米老鼠的手绘制作过程介绍。
2、操作实践
制作“手翻书”动画小片段。教师在小本上给出头、尾、中间的几幅简单的动画关键动作。(小组同学分别绘制中间过程,制作出简单的体现动画基本原理)
3、深入体会
(1)介绍动画简史、电脑动画的特点。欣赏一系列动画片段,对比传统动画和电脑动画不同特点。欣赏《麦兜故事》片段。
(2)、对比传统动画与电脑动画在以下几方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引导评价)
对比内容
动画类别
|
色彩
(着色)
|
动作
流畅性
|
背景
|
真实性
|
光影
效果
|
配音
配乐
|
传统动画
|
|
|
|
|
|
|
电脑动画
|
|
|
|
|
|
|
4、教师总结。
5、课堂作业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够让动画小片段动起来。
(2)、较高要求: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画面美观、细致。
(3)、个性探索制作出能够表现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的动画小片段。
6、课后延伸
对比欣赏中、日、美三国动画,体会其中的文学性并思考我国动画的民族特色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