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美术教育素描教学的思考
[摘要]:素描教学是美术造型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想象能力、造型能力、创造能力等空间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创作艺术品质量的高低。如何上好这门课程,要从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严格素描训练、开展多种评价和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素描教学,思考
[正文]: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又是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素描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及表现能力为目的,掌握好素描基础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所提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以及相关课题和教学中的心得,提出了自己对素描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注重观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创造力
印象派大师德加曾经说过:“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素描中的“观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看见”。素描中的“观察”指的是一种积极的视觉思维和探索活动,“观”是看的意思,“察”则意味着检察、探索、研究、检验等思维活动,是一种高度的提炼和选择活动。而“看见”则是一种消极被动地接受视觉对象的活动。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仅在于要求学生对于某个具体事物的专注,更重要的是观察力作为一个基础,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1、变局部观察为整体观察。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重要法则。画什么都要养成先观察、构思,再动笔的习惯,你的构思就是你的艺术整体,整体观察等同于对画面或形象的艺术构思。否则,看一点画一点,结果是被动地抄描对象,局部地拼凑画面,这样必然失掉整体,也就失掉了艺术。教学生写生作画,要让学生通过对表现对象的认识和感受,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即是参考着对象去完成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艺术形象和画面,才能形成艺术的整体。
2、变明暗光影的观察为形体、结构的观察。明暗光影的变化为结构和形体所决定,没有结构就没有形体。即使是一张明暗效果很强的画,也要先有结构作为基础的框架构成才能完成。在素描造型当中,适当减弱明暗层次的涂抹,以发挥结构形体的作用。抛弃大虚大实的浮浅效果,找到本质的空间形体,使形象结实、肯定、更深刻化,为专业训练和创作打好扎实的造型基础。
3、变平面观察为立体观察。立体观察的特点是以几何形的观念来概括认识对象、构思立体的形象和画面。平面观察是二维的,是煎饼式的。立体观察是三维的,是球体式的。平面观察停留于对形体的表面认识,而立体观察则要求对形体的前后左右、内部结构和外形特点全面了解,包括认识形体的横断面等。
二、严格素描训练,提高学生表现能力
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单是对物象的描摹,更应该是艺术的再现。所画对象既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部分,既要看这部分造型的准确性,还要看表现力,要讲究线条质感,讲究黑、白、灰的关系,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组织和构成,力求形神兼备,要通过恰当的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性的艺术。因此,对于素描基础教学,唯有严格训练才能保证造型能力和表现技术的提高和突破。
1、轮廓结构训练。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体现轮廓准确,尽量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合理、要点鲜明和形象明了,而不能迁就轮廓的错误,这是达到造型准确的第一步。在素描课学习的初级阶段,必须强调学生对事物轮廓结构的认识,按照先外后里、先形后体的顺序进行绘画。事物轮廓的质量对内部结构的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在基础训练中就经常犯轮廓不准的毛病,就会影响获得敏锐地观察分析物象结构的能力,继而难以做到准确地表现物象特征。这也是培养学生素描学习应有的严格作风和求实态度的开始,是保证今后在造型领域里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整体训练。注重整体是素描实践中正确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对此方法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素描作品的质量。不正确的观察方法之一是往往盯住某个点而忽略全局,只关注局部而不作全面考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结果必然无法准确表现出物象的整体结构和气势。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方面是加强对整体意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在观察和表现中关注整体关系,克服注意力局限在某一个点上的不良习惯。善于比较是施行整体观察的重要技能,在教学中应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对比的方法,并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反复训练,把所要刻画的物象在整体上较为准确地控制在自己的视域内,根据整体的需要刻画局部。素描习作的整个进程大致是“整体—局部—整体”的过程,在习作的每个阶段深入描绘各个局部时都要考虑整体,并为掌握整体而调整画面的各个部分,使每个阶段的效果看起来都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整体。
3、明暗色调训练。在明暗色调训练中,要求学生首先分出物体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受光面又可分为高光、亮面和亮灰面,背光面有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这就是“明暗五调子”。在作画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深刻认识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有节奏的渐变规律,也就是说物体最亮、最暗只有一处,其他是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明暗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如学生勾勒出事物的形体结构之后,可以让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素描绘画工具,以浅色调去描绘暗的部分,根据“关系紧,调子松”的原则,找出最重的点,以此作为参照,让整个画卷最重的颜色浅于此点。有些同学对于明暗表达不是很清晰,可以尝试利用版画的效果方便他们理解表达,争取做到画面效果生动简洁。
4、表现训练。在平时的素描绘画训练时,可以尝试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学生在进行素描绘画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临摹的层面上,必须有自己内心的表达和体现艺术的再度呈现。素描作品的表现力对于黑白灰、线条、概括以及画面的组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使作品能够达到形神兼备,才是此项训练的最终目的。这项训练属于素描训练的进阶训练,需要学生对于美术、对于审美、对于素描有较深的理解,能够在绘画中注入自己的感情,所以教师在平时的素描教学中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鼓励并给予学生更多更自由的创造空间。
三、开展多种评价,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1、教师激励性评价。“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正是教师的真正价值,也体现出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评价所起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学生也迫切需要教师艺术观点明晰、修养深厚,既有独到见解、技法高超,又含兼容气度的好教师的及时的激励性评价。
2、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过程是认识思维再提高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一个学生“自我领悟”到“艺术真谛”的过程。这种领悟多次地、不规律的到来,就会使学生对艺术本质的了解不断深入,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领悟”不是教师所能给予或替代的,而是学生自我努力、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人生境界不断升华的结果。
3、互相评价与他人评价。通过校园系列汇展汇看制度的正常建立,定期组织班级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的汇看汇展,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教师及时点评,既可增进浓厚的学习氛围,又可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进行深刻的艺术反思,从而更好地进行素描创作。
四、培养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的持久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素描课课时较长,需要长期的反复训练。对于素描习作长期作业的要求,学生的反应各有不同。有的学生开始画时积极性高,新鲜感强,观察力比较敏锐,但在一段时间后,观察力出现迟钝状态;也有的学生急于求成,时间持续较长就产生了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习持久性,使他们的能力在宽松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首先,充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开发。有些同学擅长于结构素描,有些在明暗素描方面擅长。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艺术表现特色作为标准强加给学生,而应注意发现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造性,要避免学生一味模仿教师的风格,同时也要提醒某些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运用“表现”时要适度,过分热衷于“个性”容易产生浮躁心理,很可能会影响准确造型能力的提高,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其次,开展作品欣赏教学。让学生欣赏多种风格迥异的优秀素描作品,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探究优秀作品的审美情趣,可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比如,达·芬奇的缜密细致,拉裴尔的优雅抒情,米开朗基罗的强悍以及强烈的生命张力,鲁本斯的性感,安格尔的含蓄、简洁及质感的表现,凡高澎湃的激情,毕加索旺盛的创造性等等。这些个性鲜明画家的素描作品,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也展现了素描艺术所特有的魅力。通过欣赏教学,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素描的浓厚兴趣。
第三,积极开展室外写生。有些老师在素描教学中,一味强调传统的“闭门修炼”,让学生每天都呆在画室照着景物摆设画,认为这样不仅省事还起到循序渐进的学习作用。其实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使学生越发感到枯燥无趣,也培养不起感受生活的乐趣。要经常组织学生到校外、最好到省外写生,让学生的目光从画室转向大千世界,把课堂中的素描教学感受与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现实世界鲜活的生命力,寻找描绘物象本身的特性。此外,尝试不固定一个主题写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事物作画,这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作画兴趣,增强艺术创作意愿,使素描教学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素描是一切艺术造型的基础,是艺术的起点。米开朗琪罗曾说:“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源泉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高中美术教育中素描是一门基础课程,学习素描的过程是个科学地认识自然,个性地感受自然,创意地表现自然的过程。怎样进行素描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探索,积极地融入现代的教学方式方法和前人的教学经验,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全面造型能力,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 史国强. 当今中学美术教育之管窥——素描教学[J]. 艺术百家, 2006年第1期: 170-171
[2] 许孟杨. 美术素描教学的几点思考[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09年第11期: 14
[3] 赵 尉. 浅谈美术素描教学方法[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09年第6期: 51
[4] 景大方. 浅析高中美术素描教学教法[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年第2 期: 159-160
[5] 徐爱国. 浅谈如何进行高中美术素描课的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 2009年第7期: 118
[6] 宋乃林. 中学美术教学中素描临摹的学习方法[J]. 书画艺术, 2009年第3期: 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