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洛阳高级中学 秦旻
一、研究的课题:《利用学校艺术教育平台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
二、个人研究方向:高中校本课程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三、研究目的: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充分的体验。
2、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在体验性学习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3、在实验的程中,学习、培训、提高、丰富自己,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四、研究内容:
1、体验性学习的目的、原则和方法。
2、通过高中校本课程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的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
3、以学生获得学习体验的快乐,激发求知兴趣,发展良好情商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意识有利于发展其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格力量和价值取向等良好个性。
五、研究措施:
1、理论研究:认真学习总课题研究纲领与理论依据,认真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为个人课题研究寻找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通过访谈形式调查学生的对体验性学习的了解情况,细致分析调查结果,确立引导方向。
3、实践研究:在研究计划安排下,通过高中校本课程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的体验,从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并进行个案跟踪分析。
六、预期效果:
1、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发现”知识,唤起潜能,获得个性化的感知和感悟,培养良好的情商。
2、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参与及思维方式的学习、实践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追求的是过程本身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内心体验。
2、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参与及思维方式的学习、实践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追求的是过程本身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内心体验。
3、把体验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链条,增强学生的意识、态度和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意识。
七、具体计划实施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学习课题《利用学校艺术教育平台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的总计划,认真钻研有关《利用学校艺术教育平台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的理论知识,加强理论学习。
(2)、撰写个人课题研究方向及计划。
(1)、学习课题《利用学校艺术教育平台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的总计划,认真钻研有关《利用学校艺术教育平台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的理论知识,加强理论学习。
(2)、撰写个人课题研究方向及计划。
(3)、调查学生对模块课程中的体验性学习的体验结果,细致分析结果。
(4)、确立每堂课的研究重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5)、教学方案正式实施,及时总结研究结果。
四~五月份:
(1)、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2)、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课题活动情况,相互听课、评课,及时反思。
(4)、确立每堂课的研究重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5)、教学方案正式实施,及时总结研究结果。
四~五月份:
(1)、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2)、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课题活动情况,相互听课、评课,及时反思。
(3)、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各项课题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
(4)、锁定跟踪观察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进行个案分析,及时记录过程与体会。
(5)、交流课题活动情况,相互听课、评课,及时反思、总结。
(4)、锁定跟踪观察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进行个案分析,及时记录过程与体会。
(5)、交流课题活动情况,相互听课、评课,及时反思、总结。
(6)、阶段性个人课题小结,并交流。
(7)、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交流课题论文。
(7)、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交流课题论文。
六一~七月份:
(1)、加强自身专业水平学习,做学习型、研究型老师,全面提高自身修养。
(2)、认真研读《利用学校艺术教育平台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的理论知识,明确下一阶段研究具体方向。
(1)、调查学生在新学期的体验性学习结果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研究重点。
(3)、学习研究相关心理学的知识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4)、确立下一阶段教学方案,合理设计教案。
(5)、锁定跟踪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及时记录过程与体会。
八月份:
(1)、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各项课题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
(2)、撰写阶段性个人课题小结,并交流。
(3)、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交流课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