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武进区洛阳级高中学 刘超
研究的课题(一):《利用学校艺术教育平台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
研究的课题(二): 《学校艺术教育三维课程开发的研究案例》
一、个人研究方向:雕塑教学中提升学生造型能力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出发,向他们营造学习环境,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鼓励学生“求异”、多元化的思维视角,通过雕塑学习,利用美术教育的多种学习形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造型的能力。
2、开放式体验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雕塑活动,提高了绘画的技能,能大胆的尝试操作,使作品富有表现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雕塑,使学生会学、善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使其终身受益。
3、确立每个学生的雕塑表现能力,并找到对不同个性学生更有利的引导策略和帮助方法;让自己更快更好的完成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
4、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习、培训、提高、丰富自己,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四、研究内容
1、利用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发,健全和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学校艺术教育整体规划,完善课程实施。
2、重视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材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3、在课程教学中自发的运用雕塑技法,表现自我感受,想象和创造学生自己的作品。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观察习惯,善于动手的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研究措施
理论研究:认真学习总课题研究纲领与理论依据,认真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为个人课题研究准备充分的理论依据。
行动研究法:采用具体的、实践性强的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四个环节:计划——行动——研究——反思。
个案分析法:选定个案分析的对象,在设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创造思维等方面的评价方面进行跟踪调查、观察研究。
经验总结法:收集与课题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事实材料,分析积累资料,归纳教育工作中主要采取的措施,取得经验及其作用和意义。
六、预期效果
1、坚持从各种形式丰富知识的能力,帮助培养自身良好的思维习惯所需材料。
2、主动开发想象的能力,利用学习探究开发自身的思维创新潜能。
3、具有新颖性和奇异性的想象,从再现性想象升华到创造性想象,形成发散性思维。
七、具体计划实施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学习课题总计划。
(2)制定个人研究方向,做好学期准备工作,撰写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3)通过具体的雕塑活动,了解学生的雕塑,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实施课题。
三至四月份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有关课题的理论知识。
(2)对课堂教学设计与课题研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3)教学方案正式实施,及时总结研究结果。
五至六月份
(1)参加理论学习,及时撰写教学反思。
(2)确立每节课的研究重点,分析实际操作可能性。
(3)整理个人课题研究资料。
七至八月份
(1)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各项课题活动情况。
(2)开展优质示范课,根据研究主题上好研究课。
(3)形成阶段性绘画要求,并实施个体作业的评改。(学生美术作品、作业)
九至十月份
(1)继续参加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2)按时完成课堂教学工作,对日常教学工作做阶段总结。
(3)深入的开展主题性表现活动。
十一至十二月份
(1)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活动情况。
(2)撰写心得体会
个人课题小结,并相互交流。
(3)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交流并展示研究成果。
一至二月份
(1)加强理论学习,研究相关书籍。
(2)对个人年度课题工作进行总结。
(3)整理学习笔记,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