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中外名曲赏析
——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
总课时
|
共2课时
|
|
授课日期
|
2013年5月15日
|
授课人:杨姗姗
|
本课第1课时
|
|
教
学
目
的
|
1、通过欣赏,了解音乐体裁中的叙事曲的音乐风格。
|
|||
2、使学生从音乐中重温历史、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
||||
3、通过赏析,能结合音乐讲述楚汉之争的这一段历史,初步知晓音乐描述历史事件的一些表现手段。
|
||||
教
学
重
点
|
1、了解弹拨乐器 琵琶的相关知识。
|
|||
2、抽象的音乐和历史事件完美的结合并进行欣赏。
|
||||
|
||||
教
学
难
点
|
抽象的音乐和历史事件完美的结合并进行欣赏,感受音
乐的表现力。
|
|||
|
||||
教 具
|
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教室
|
|||
教 法
|
演示、体验、讲授
|
一、教材分析:
《十面埋伏》:叙事曲体裁的琵琶独奏曲。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传统琵琶大套武曲。乐曲具有我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中常用的按故事情节发展的陈述方式,依次表现了大战前的准备,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战争的结局。乐曲以楚汉相争,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的历史事件为题材。
二、相关知识:
叙事曲:以某一历史事件、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器乐曲,源于叙事歌,一般篇幅较长,内容富有叙事性和戏剧性。
叙事歌:叙事性独唱曲。
三、作品简析:
《十面埋伏》音乐的构思分为三个部分:(一)战前的准备阶段。(二)战中的厮杀情景。(三)战后的壮烈结局。
一段(1-5):战前准备
1、《列营》:
利用琵琶弹奏“轮拂”“扫”的技巧先声夺人,具有紧张、激烈的气氛。铿锵有力的节奏犹如战鼓雷雷,激昂高亢的长音好似军号声声,充分展示出古代战场的壮观场面。
2、《吹打》:
旋律豪迈壮烈与柔情哀婉,形象地刻画出将士们战前的复杂心情。
3、《点将》:是《吹打》后半部分的变化重复,描绘调兵遣将的情景。
4、《排阵》:
曲调简单、节奏规整,与《吹打》、《点将》的旋律形成对比,描绘将士们斗志昂扬、纪律严明的军风。
5、《走队》
采用“换头、合尾”的民间乐语,重复了《排阵》的曲调。
二段(6-8):战场厮杀
《埋伏》:
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垓下设下伏兵,气氛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
《鸡鸣山小战》:
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氛紧张,音乐初步展开。
《九里山大战》:
描绘两军激战生死搏杀的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将音乐推向高潮。
三段(9-10):壮烈结局
《项王败阵》:
表现项王及其随从突围惊逃之状。
《乌江自刎》:
项王败阵后突围逃到乌江,终因寡不敌众,自刎身亡。此段还表现了项羽自刎前复杂的心情。
(省略的三部分《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目标
|
课前音乐播放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播放幻灯片1并提问)
2、幻灯片2:琵琶的图片和简介。
3、幻灯片3:琵琶图片,学生展示。了解琵琶的基本构造,
4、学生演奏片断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
1、幻灯片4(出示课题)
2、幻灯片5乐曲简介取材
3、幻灯片6叙事曲
叙事曲:以某一历史事件、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为题材器乐曲,来源于叙事歌,一般篇幅较长,内容富有叙事性和戏剧性。
|
一、师生问好
二、回答问题
1、音乐片断是由什么乐器演奏?2、乐器的音色特点?3、属于民族乐器中哪一种类?
举例:你知道此乐器独奏的乐曲有哪些?
4、欣赏乐曲片段,感受一下这首乐曲,使你想到了什么?(《十面埋伏》)
三、《十面埋伏》
2、讲述和十面埋伏相关的历史楚汉之争。
3、了解什么是叙事曲。
|
组织教学
了解弹拨乐器琵琶的构造及其音色特点。
音乐的情感体验
了解音乐体裁中的叙事曲
重温历史,音乐与历史相结合
|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目标
|
4、幻灯片7,问题?
5、完整欣赏琵琶独奏曲幻灯片8《十面埋伏》
6、乐曲结构示意图
(幻灯片9、10、11)
7、分段赏析(幻灯片12、13、14、15、16、17、18)
(师)跟随音乐进行讲解,每一段音乐情绪的变化,描写场景的变化等。
8、欣赏小结:琵琶曲《十面埋伏》是传统琵琶曲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集琵琶曲的各种技法,艺术地再现了古战场争斗的历史场面。以一个独奏乐器,能演奏出如此形象生动、气氛强烈、富有交响性的音乐,体现了历代民间音乐家
|
4、欣赏后描述你想象中一场战争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进行?或者你能说出战争中那些场景片段?
6、了解乐曲的结构
中国十大名曲有哪十首?(试回答)
|
为欣赏乐曲作铺垫
理解音乐片段的含义
抽象的音乐和历史事件完美的结合,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拓展知识面
|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目标
|
的智慧。不仅是我国琵琶武曲中的精品,也是人类音乐文化的瑰宝。并被誉为我国十大名曲之一。
五、课堂小结:(幻灯片19)
今天我们了解了琵琶的结构;音乐体裁叙事曲的风格;重温了历史楚汉之争;历史与音乐相结合,感受了音乐的表现力。
六、师生再见
|
|
学生总结,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
课堂反思
这堂课总体上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每个环节都联系的很好,最大的亮点,是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资源,因为琵琶我并不会弹奏,但我的学生有弹奏琵琶的,而且正好是我这堂课所欣赏的《十面埋伏》,我便让她在介绍琵琶的结构时,用实体琵琶,并让她演奏乐曲片断,既让学生记住了琵琶音色又拉近了学生的距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虽然曲子比较长但在近半节课时间的欣赏中,学生能够随着音乐的积极的参与活动与发表见解,学习的热情很好。觉得欠缺的是:课堂的亮点可以再多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