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常州市年会参赛论文
|
市级课题《利用学校艺术教育平台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研究论文
作者单位: 武进洛阳高级中学
姓 名: 秦 旻
|
邮 编: 213104
|
13915040821
|
高 中
|
|
在高中美术课堂中渗透情绪管理的实践研究
——以《神奇的变化——纸浮雕工艺》为例
【摘要】:本文以《利用学校艺术教育平台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为依托,简要阐述了在高中美术课堂中渗透情绪管理的积极意义,分析了高中学生在美术课堂上难以调动情绪的原因,提出了在美术课堂中渗透情绪管理的方法,并以《神奇的变化——纸浮雕工艺》一课为例,展示了美术课堂中渗透情绪管理的实践过程与意义。
【关键词】:情绪管理 兴趣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有九类基本情绪,即兴趣、愉快、惊奇、悲伤、厌恶、愤怒、恐惧、轻蔑和羞愧。前两类的兴趣和愉快是正面的,第三类惊奇是中性的,其余六类情绪都是负面的。正面的情绪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潜力;负面情绪若不适时疏导,轻则败坏情致,重则使人走向崩溃。只有教师能够辨认情绪、分析情绪和管理情绪,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美术课堂中的渗透情绪管理是对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它不是要去除或压制学生的情绪,而是在觉察其情绪后,调整其情绪向积极的一面发展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在美术课堂中,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塑造阳光心态,把兴趣和愉快这两类正面情绪调动出来,使学生经常处于正面积极的情绪当中,从这种正面情绪中受益。
美术新课程的实施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从而能够形成能自主探索和自主研究的学习能力。然而,在上高中美术课时,高中生却表现出心不在焉,兴趣缺缺或不置可否的态度,使得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就显得颇有难度。原因如下:一、学习方式。现阶段的高中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新课改带来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无论老师的教学方式有多新颖有多奇特,在高中生眼里也不过是大树林里的一片小叶子。二、高中生对于学习美术的态度。在高中生的眼中,美术课程无需参加高考,那就是副科,仅是用来娱乐消遣的,在这个副课上想要我动脑筋,那得要看我心情好不好。三、上课的内容。高中的欣赏课程的内容在初中的时候大都接触过,现在再来学习,有点味同嚼蜡;工艺课程比较好玩,但准备工具不易,就算准备齐全了,用来一两节课就不再用了,太浪费了干脆不准备,老师也拿我没办法;感兴趣的课程学校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又不开,持无所谓态度。四、较初中生而言,由于高中生学习的东西在初中就有所接触,没有初中生那样强烈的好奇心。因此,高中学生上美术课时大都是目无表情、无可奈何、不置可否的状态。
要改变这种状态,关键在于在美术课堂中渗透情绪管理,及时分析并管理学生的情绪,充分发挥兴趣和愉快这两个正面情绪的积极作用。一、改变态度。改变不了某件事,就改变对这件事的态度。充分抓住学生的兴趣,包括精神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个人兴趣和社会兴趣,并保持兴趣时效性,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学习。二、享受过程。愉快的课堂过程让人精神抖擞,感知敏锐,思维活跃;而不愉快的过程让人萎靡不振,感知和思维麻木。课堂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如果美术课堂刻板得一味追求创作结果,那么很多学生会因为结果而失去兴趣。课堂是一个括号,左边括号是上课铃,右边括号是下课铃。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填括号,用靓丽多彩的愉快心情和正面饱满积极的情绪把括号填满,让学生享受填括号的愉悦过程,括号填满了课堂也就结束了。三、激发热情。热情是一种强而有力、稳定、持久和深刻的情绪状态。它是一种心理能量的释放,从一个较长的时段来看,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生活的人,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更容易获得成就。
下面为笔者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工艺》模块中《神奇的变化——纸浮雕工艺》一课作为课题研究案例,尝试在美术课堂中渗透管理情绪的教学实践研究。
《鬼斧神工纸雕塑——纸浮雕工艺》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习纸浮雕的基本技法,学会纸浮雕的制作方法,构思、制作、画图的方法,制作具有立体感的装饰性强的纸浮雕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分析的过程了解纸浮雕基本技法,通过合作实践制作纸浮雕学会纸浮雕的制作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纸浮雕作品,自己设计、制作纸浮雕部分作品,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有趣的形象与事物,感受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在学习中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纸浮雕的基本技法。
2、难点:纸浮雕的制作。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在合适的地方贴上有编号的8开报纸。
2、分发每组抽签号,每人抽一张。
(生:老师,这什么东西啊?/老师,这干嘛用的啊?/老师,要干什么呀?)
师:待会儿就知道了。记住你抽到的签号,等会儿有用。【不直接告知用途,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浮雕吗?你能说说浮雕的特点吗?
(生:见过。有凹凸感/立体的/具有装饰性)
2、你见过的浮雕的材料有哪些?
(生:石头、泥土、木板、纸、锻铜等)
师:浮雕的材料有很多种,纸、木头、石头、泥土、木板、煅铜等等(屏幕同时展示各种材料的浮雕图片)。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有趣且容易制作的纸浮雕(展示课题)。纸浮雕的材料是各种各样的纸,有丰富的色彩和肌理效果。用纸做的浮雕更有装饰性和趣味性,如果用纸浮雕来装饰你的居室,它会让你的房间变得更有趣,给你的生活增加了几分色彩。一起来欣赏。【展示图片新颖有趣,再次吸引住学生。】
(二)、过程
1、欣赏纸浮雕作(展示一组纸浮雕组品)。问:知道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吗?谁能说出制作的步骤?
(生一:先剪出或者卷出各种形状,再把他们拼贴在一起)
(生二:我觉得应该是先有一个作品的想法,然后通过一些剪、折、卷、贴的技法把各部分的形状拼贴在一起就行了。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都能分析出作品成形都是先有形状,再组合拼贴。纸浮雕的制作过程,正如这位同学所说,首先应有一个巧妙的想法即构思,有了构思我们才有努力的方向;其次是设计各部分形状,画出个部分形状,运用一些技法把这些形按照最初的构思做成立体的;最后组合粘帖在一起。(板书:构思——设计形状——用笔画形——用剪刀剪——粘贴——成形)
2、欣赏纸浮雕作品,问:对于立体的部位是怎样做立体的?如眼睛是怎样折成立体圆形的?除了图片上展示的立体成型的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让平面的纸立体起来的办法吗?请同学们尝试立体成型的各种方法并展示说明。
(生一:我的方法简单,把纸揉一揉,团一团后摊开,就成这样了。生二:我的是卷的,可以做一些人物的头发,或者是衣服裙子的卷边,或是其他的装饰。生三:我的是这样拧起来的。生四:我的是先剪一个圆形,在圆形上半切一个同心圆,再剪开同心圆的一条半径,在半切远处翻着一下,做一个起伏,再把半径的边缘贴起来的。)
师:大家的办法都非常好,能用简单的字或词归纳一下同学们刚刚演示的技法吗?
(生:剪,揉、拧、搓、刻,折,卷、粘贴)
3、制作纸浮雕。
师:我们同学有这么多的立体成型方法和技法,想必已经跃跃欲试想制作一幅完整的作品了吧?
(生:想/不想/唉——又要做,学生表现较为失望,情绪低落。)
师:叫同学们动动嘴皮子行,一到动手的时候就不高兴啦。(生:笑)
师:怕做难看吗?(生:是/做得太难看啦/做不好)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往丑里做,看谁做得最难看。(生不太相信:啊?笑)【不按常规审美要求作业,低落的情绪一扫而空,再次调动学生兴趣。】请看屏幕要求。
方案一:20分钟之内制作出一个有趣的人物头像纸浮雕。
要求:●以一排同学为一组,分别制作脸的一部分。抽签决定相应制作部分,签号代表相应制作的部分1——眼睛二只,2——鼻子、脸,3——嘴,4——耳、耳饰,5——帽子,6——头饰,7——其他(服饰、配饰、景、小动物等)
●每个同学按照自己的签号所要求的制作内容制作出头像的一部分,事先不交流任何想法。
●制作完成后的部分脸部由自己拼贴到头像所在位置。最后评出优秀奖、最佳搞笑奖和最佳默契奖。
●人物脸部大小:8K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课前我们抽的签是用来干什么的了吧?(生顿时炸开了锅:呀——我做眼睛,太难了/我是耳朵/你做什么/我的是帽子,他要做眼睛,哈哈/我是脸,最好做了,只要做一个┄┄)【不按常规教学活动,在不交流前提下合作,所做的项目难度不一,一下子调动学生的激动的情绪,压根忘了原先怕做不好这个事情。】
师:说明一下,一、每组头像所在的位置分别在教室周围的墙壁上,老师已经在那里贴好了纸,上面编好了组号,认准组号,贴到其他的组去了,自己组就会缺耳朵、少嘴巴啦。做脸、鼻子的同学得特别快些,方便其他同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贴完。二、我们的分组和以往的组不一样,是以从前到后一条为一组,这样大家相互之间交流就不方便啦。各自做各自的东西,也许你的脸做大了,也许你的帽子做小了,也许他的配饰贴在你们这一组的头像上根本就是不伦不类的。(生继续激动:笑)但是,相信你一定很期待看到今天大家的“不合作”带来的作品。时间15分钟,现在计时开始。
【时间的限制使学生又一次炸锅,但是很快回过神来迅速开始制作。很快就有同学开始粘帖自己的局部成品,接着就是一片笑声。学生情绪继续保持兴奋。】
4、作业评价
(作业基本粘帖成形。)
师:时间到。停止往脸上贴东西啦。(教师安排学生把自己组的头像集中贴到黑板上,顿时教室里第三次炸锅,夹杂着学生的评价,笑倒一片。)【不合作的作业效果让学生看了很是兴奋,激发下一个教学流程——评价作业的兴趣。】下一个活动评奖开始。请我们同学自己来点评后确定自己组作品的奖项,然后全班同学举手投票,决定出今天的最佳搞笑奖和最佳默契奖。
(生一:我觉得我们第一组的虽然没有来的得及做完,但是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整体五官的大小还算和谐,可以得最佳默契奖。生二:我觉得我们组应该得优秀奖。因为我觉得我们组做得最好看,尤其是帽子和上面的装饰品,做的很精致,还有可爱的小瓢虫,嘴巴也特别漂亮。生三:我觉得我们组可以得最佳搞笑奖。因为我们组做的最搞笑。男人的脸和鼻子,眼睛一大一小,一圆一扁,一个凸起来,一个凹进去,头饰是女人的,还做了颗美人痣。生四:我觉得第二组最好,应该的最佳默契奖。『引来一片忿忿声』生五:我觉得我们组做的最搞笑,搞笑的嘴巴和胡子,和眼睛组合在一起形成夸张的表情。生六:我觉得第二组最好。)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做的纸浮雕都很有想法,到底哪一组能获得优秀奖、搞笑奖和默契奖呢?请我们同学举手投票。(统计票数,最终第二组获得优秀奖,第三组获得最佳搞笑奖,第四组获得最佳默契奖。)同学们,你们在没有交流合作的前提下都能做出这样的纸浮雕作品,要是提前交流的话,是不是能够做得更好呢?老师期待着看你们下次合作后的作品。【教师的期待使学生的情绪渐渐趋于稳定状态,提高学生自信心,使学生进入反思阶段。】
五、教学小结
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用一张纸就可以制作出各种形象,取材方便,造型生动,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纸浮雕的工艺品生动形象,默默地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了无穷乐趣。只要同学们注意关注身边的事物,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这堂课时刻注意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从课前准备抽签这一环节就开始就给学生一个信息,这节课与以往的课有点不一样,使大部分学生的好奇心被勾起,带着点狐疑开始进入课堂,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刻板得一定要求学生要做出什么样的作业,而是让学生“不合作”做出作品,自然地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在实践中而不自知,从而学会各种纸浮雕技法,同时给学生带来了愉快的感觉,使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也使一些带着负面情绪的同学向积极的情绪转变,从而改变他们对美术作业的态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热情一次又一次地被带动起来,两次作业设计都为学生表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机会,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生在活动中都获得了快乐。因此,当美术课堂中渗透了情绪管理,学生就会改变对有难度的美术作业的态度,享受整个学习过程,带着热情去创作,相信偶尔的不交流合作、不过分注重作业效果,却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和收获。
【结语】:
在美术课堂中,渗透情绪管理的应用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反应,及时对学生情绪做出调整需要相当的灵活的技巧。使其改变态度、享受过程、激发热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技巧。如何把更多的情绪管理灵活应用到课堂中去,使其有助于课堂,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全还需不断研究实践。
【参考书目】:
1、李小平著:《基础心理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2、专业美术月刊《美术大观》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10年第8期
3、乔建中著:《情绪心理与情绪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孙煜明主编:《动机心理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