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学校艺术教育三维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研究过程>>文章内容
虞赛玉《美术作品可以什么也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虞赛玉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

                               洛阳高级中学  美术组 虞赛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两种抽象艺术和艺术走向抽象艺术的原因,逐步掌握抽象艺术的艺术美的要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对比欣赏、作品分析、学生创作等方法,掌握抽象艺术美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审美多元化的眼睛,思考抽象艺术与世界本质之间的关联关系。

  教学重点:抽象艺术的艺术美的要素。

  教学难点:抽象艺术美的表达。

  教学准备:多种工具材料(如棉花、毛笔、墨汁、树叶、废纸团、彩色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委拉斯凯兹《教皇应诺森十世》和米罗的艺术作品,提问学生: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很显然,一幅是具象艺术作品,一幅是抽象艺术作品,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

  二、新授课

  1、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

  抽象艺术的形成:①摄影的出现;②艺术家不再满足具象表现,在实践中发现,自为形成抽象艺术;②受音乐的启发;③社会的变革等

  【设计意图】:分析具象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

  2、出示毕加索的公牛图

  小结:抽象艺术的特点:分析性,即把艺术的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的特殊的艺术美。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公牛图,展示艺术有具象走向抽象的过程和抽象艺术的特点。

  3、重点分析抽象艺术的艺术美的五大要点(图片分析)

  .形式与色彩(形式:主要形成了从塞尚到立体派和几何抽象的一脉,来表现世界的结构和秩序;色彩:形成了从印象派到表现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的一脉,以分离出来的色彩和色彩本身来表达艺术家的感觉和情感。)

  B.构图与笔触(构图:对形象或形式的分割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笔触带有独立的美感)

  C. 材料与肌理(对材料做出不同的处理,丰富了艺术语言和视觉上的力量。)

  D. 空间与透视(产生视觉上的错觉感)

  E. 光影与运动(直接采用光,并制造真正的运动)

  【设计意图】:图片欣赏、分析要点。

  4.展示作品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和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

  提问学生:你看了这两幅作品有何感想?你觉得这两幅作品画家是在怎样的情绪状态下画下来的呢?教师引入冷抽象与热抽象

  冷抽象:用线分割块面,形成规则的几何形,带有冷静的感觉;

  热抽象:利用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以抒发情绪为主,显得热情奔放。

  小结:抽象艺术需要通过艺术美的要素和情感的相互表达。

  【设计意图】:认识两种抽象艺术。

  三、课堂作业

  聆听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和班得瑞的轻音乐,请你利用所带的工具材料用抽象艺术的形式把你的感觉表现出来。(尺寸16开)

  四、课堂评价

  ①作业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体会一下作业中抽象艺术的艺术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②抽象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室内外设计、多个漫画、工业设计等

  教师提问:谁都可以创作抽象艺术吗?请各小组辩证一下。

  五、课堂总结与课后拓展

  我认为能,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情感和观念的欲望,需要通过艺术语言表达出来;不能,抽象艺术具有自己独立的组织规范和语言方式,并不是任意的涂抹就可以成为抽象艺术的。课后同学们还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抽象艺术的元素(如心情、闻一下味道、一个动作、一只动物等主题)进行创作抽象艺术作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洛阳高级中学信息组
    制作: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阳光路 邮编:21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