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美术组 沈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从而奠定一定美术鉴赏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美术语言上的不同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美术鉴赏视野,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的认识,提高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认识美术的语言,其中包括美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及其形态分类。
三、 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在于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结合具体作品,调动学生以往的美术知识,通过多样的美术作品来认识和讲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1)艺术语言的定义
故事吴道子和李思训同为盛唐时期著名画家,两人同为唐玄宗画嘉陵江山水画,但吴道子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嘉陵江300里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李思训却画了几个月。
(2)组织学生思考
设问:为什么不同的艺术家面对相同对象时,所画时间相差甚远?
(3)导入数幅宋人小品中国工笔画和吴昌硕的写意画。从绘画方法上说明中国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差别,进一步说明中国绘画的两种不同艺术语言。
(二)新授
1、(1)师生一起欣赏下面几张绘画作品。
思考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2)具象艺术的定义。(导入《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图)
教师叙述《韩熙载夜宴图》创作背景。并再次导入《韩熙载夜宴图》全图。(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宴散)
提问:课本的局部图是表现了全图的哪个部分?
学生作答,师补充:“局部图所表现的是‘清吹’部分,学生较容易辨认,说明了此画与当时的环境气氛极为相类似,也就是说此画趋于客观再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具象艺术。”
(3)意象艺术的定义(导入梁楷的《泼墨仙人图》)
请问能辨认画中所画对象吗?
学生回答,师补充:艺术家创作的时候把自己的个人感情投入进去,用自己的思维去反映客观的事物,这样的作品就是绘画中的意象艺术。虽然意象艺术的美术作品投入了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但是它的创作对象还是反映客观事物的。”
(4)抽象艺术的定义(导入克里福德·斯蒂尔的《1954》)
师:这件作品反映的对象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更多的是作者艺术思维的体现。我们通常把这种艺术叫做抽象艺术。
2、(1)师:“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这三种艺术语言的基本形态我们已经有所了解那么美术家又是如何运用这些语言的呢?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在运用这些艺术语言时又有什么相关的联系和区别呢?
(2)导入冷军作品,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最直接的了解。
教师自叙拜读冷军作品感受。
(3)导入画家达维特的《荷拉斯兄弟宣誓》。
叙述《荷拉斯兄弟宣誓》创作的背景以及所画内容的介绍。导入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课本局部图和全图。
通过这两张画,请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感受,谈谈《荷拉斯兄弟宣誓》和《簪花仕女图》在画面效果上有什么差别?
师进行小结:“中国画一般趋于二维,也就是较为平面化,而西方的绘画较大地追求空间和立体,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西方的绘画充分体现了画家对光的追求,而中国没有。”
(4)导入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女》和齐白石的《虾》,组织同学进行讨论。
通过对《走下楼梯的裸女》和《虾》这两作品的赏析,试分析他们各自的艺术特点。
(5)导入蒙德里安的《红黑黄蓝构成》和奥地利画家的抽象艺术作品。
一种是以蒙德里安为代表的‘冷抽象’。另一种是‘热抽象’。
同学们可以以自己的情感作为出发点,试分析这两种抽象艺术的特点。
教师小结:“抽象艺术是一种主观的艺术,作品完全体现的是美术家自己的个人情感,而意象艺术可以说是一种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艺术类型。”
中国画和西方绘画在相同艺术形态下艺术语言的各自表现特点。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美术作品的三种艺术语言形态,而且较为详细地分别分析了这三种艺术语言在美术作品上面的运用。对学生以后鉴赏美术作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